文/劉寶珍
上周進行寫作引導時,我和班上同學討論有關顏色的聯想,希望藉由集思廣益的討論,引導他們跳脫既定的思考窠臼,察覺生活環境裡無所不在的豐富意象與寫作題材。
環視班上一張張天真活潑的面孔,我首先發問:「一談到『白色』,你們會想到什麼呢?」頓時,聽見台下爭相搶答:「醫生!」「護士!」「和平鴿!」十分標準的回答,只可惜那都是從課本得來的答案,私心覺得不但缺乏創意,而且並非源於他們真實生活經驗的觀察。
於是,我嘴角上揚展露笑容,嘗試以較為輕鬆的語調再次探問:「想一想,在每天衣食住行的生活裡,你們曾經看過什麼是『白色』的呢?」「白雲!」「白糖!」「白板!」「粉筆!」「衛生紙!」「浪花!」「棉花!」……果然這次拋出五花八門的答案,已經可以從實際經驗擴展出更寬廣的層面,轉眼間教室裡沸沸揚揚,儼然一座人聲鼎沸熱絡叫賣的市場。
看他們如此積極地在日常生活環境中搜尋相關訊息,我滿心感到孺子可教的欣慰!我一邊將他們聯想到的事物寫在黑板上,一邊鍥而不捨地繼續追問。但是,一陣腦力激盪清倉拋賣似的搶答後,他們慢慢又安靜下來,一時半刻似乎想不出新的答案,彼此面面相覷。
驀然,坐在第一排正中間戴著眼鏡的男同學舉起手,打破班上的沉默,當下教室飄盪著好奇和驚喜的氣氛,我不禁引頸期待他開展別出心裁的創意,因此特地走上前熱情傾身,鼓勵他說說看。只見他右手食指輕推下滑的鏡框,臉上露出一抹促狹的笑容,興奮指著我說:「還有……老師頭上的一圈白髮!」
此話一出,立刻引來班上一陣嬉鬧,我只得點點頭啼笑皆非地回應:「嗯,也是啦……老師還沒染的『白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