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桃園訊】桃園市宏善寺收容五十名家庭經濟弱勢小朋友,讓附近國小學童放學後到寺院作功課,寺中義工、法師擔任的不只是「代位」的課輔老師,他們甚至扮演「代位」父母,許多小朋友作完功課,並吃完晚餐、甚至洗好澡,才由義工們一一送回家。
義工之一醒吾技術學院應用外語系會長趙筱琳,年十八歲,住在平鎮市,全家都信佛。近半年來,她每周六花一整天時間在宏善寺擔任課後輔導老師,督導小學生課業,暑假權充英語教師,今年想號召班上八名同學,辦英語夏令營。
趙筱琳輔導學生,先和他們玩在一起,爭取認同後,再督導功課,最起碼可以讓孩子安靜地把功課寫完。
趙筱琳說,很佩服寺裡的師父,看待每個孩子沒有差別心,對於頑劣的,師父常帶著一起掃廁所,掃玩廁所後,師父會告訴孩子:「你把最臭的地方變成最香的,你的行為就值得嘉許」,這種肯定,給予孩子莫大的成就感,收斂偏差行為。
趙筱琳感謝宏善寺給她機會,因此想在暑假辦個英語營,發揮所長,啟發弱勢小朋友對於英語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