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包子逸
比起許多人出門前的如如不動,母親大人出遠門前總是像被救護車上身,出發前五分鐘,眾人已在門口集合等待,她會突然想解決世界上所有問題,拖鞋啪啪響於家中瘋狂奔走,如森林中看到火苗的犀牛。
但如果你問她在忙什麼?她會氣急敗壞地說:垃圾桶還沒裝垃圾袋(家中無人為何非要此時裝垃圾袋),她還會記掛最後一顆乾巴巴的百香果還沒吃掉、瓦斯表還沒抄。如果還有任何殘餘的時間,相信她還會檢查菜刀還利不利,或者枕頭仍否蓬鬆,諸如此類和出門徹底無關的事——
有人出門前要再三開清單閱兵,有人出門前一個月便謹慎安置行李箱內容,有人不到最後一秒不打包──這方面朋友阿平是箇中高手,她曾臨行前洗髮,登機時「連頭髮都還是濕的」。就和開車的技術一樣,一個人出遠門前的準備,大概可以看出此人性格的八九分。
上路的時候,要如何在沉睡之中像獲得天啟般分秒不差地醒來,正確地離開車廂,則是另一個方向的啟動考驗。
我曾在車上親眼目睹坐對面的小姐睡到翻白眼,頭劇烈搖晃好像在崎嶇山路手排換檔,但廣播說出她要下車的站名的時候,瞬間發生靈異事件,人立馬彈起精神超抖擻,昂首闊步走出車門!
也曾見識一位大叔在我身邊睡得像海星一樣臉朝上平躺狀,微微發出鼾聲,我推斷他的熟睡指數已經深似海……忽而電話響起,他立刻神智清明口條超清晰和人談案子,完全沒有lag,比瞬間啟動 Windows 還神奇,真的是同一人嗎?
以往通勤,我也經常表演這種神乎其技的超能力,只不過經常啟動發生錯誤,明明要在頂溪站下車,廣播說「古亭」的時候,我便超前把自己嚇醒滾下車……像錯過南飛避冬時間的侯鳥,悲劇地在活埋自己的雪中,等待下一班沒有座位的列車。
不過,睡過站,一路睡到淡水底站,並且在觀音山慈眉善目的注視下,睡到折返北投才夢中驚坐起,這種事也在我身上發生過。
有些事就像酪梨一樣需要擺一擺,時間對了才有軟腴柔滑的內心;有些事就像夜市撈金魚的紙網,你要在時間滴答滴答穿破它之前,把金魚放進自己的盆。這個道理看似簡單,但要控制自己能隨時虎虎生風地下車,沒有失準,對愛睏的人來說,好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