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文化》春末夏初穀雨立夏

 茉莉 |2007.04.16
1417觀看次
字級

中國自古以農立國,故而對於節氣非常重視。二十四節氣的製訂始於秦漢,因著氣候變化和農作物有絕對的關係,所謂「種田無定例,全靠著節氣」,除了利於農民耕作的依據之外,節氣對於先民的生活起居與各種禮俗也有莫大的關連。

「立春」開始,「雨水」隨之而來,第一聲春雷響起,「驚蟄」驚醒了冬眠的動物們;煙花三月過後,又是清明時節雨紛紛,等到清和明朗的「清明」過去後,春天也接近尾聲了。今年春天的最後一天是陽曆四月二十日(農曆三月四日),也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穀雨」。

清明一過,如果雨量持續增多,田裡的農作物和各種穀類在這時候就會長得又快又好,「雨生百穀」,是名符其實的「穀雨」。古老習俗即有「穀雨補老母」(台語)的說法,每年穀雨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準備美味的食物,或母親喜歡吃的東西回娘家孝敬母親。

值此春耕方成,正需大量雨水滋潤大地之時,選定這一天回家孝敬長年辛勞的母親,與天時同步,感恩如同大地一般無私付出的母親,是古人的智慧與別有用心。

穀雨過後,夏天就開始了,夏季第一天為「立夏」,此時氣候逐漸溫暖,萬物迅速生長茁壯,今年「立夏」在國曆五月六日(農曆三月二十),跟「補老母」同樣,夏初這一天,女兒們也要替父親帶回美味佳餚孝敬一番,感謝父親將幼苗般子女小心呵護、辛勤灌溉,下一代才能快樂成長、勇敢茁壯。

不去管這習俗出自何處,休要問這禮節定於何時,只要在這兩個特別的日子,帶著感恩和喜悅的心情,回到從小生長的娘家,見一見慈祥的雙親,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補藥」了。自認進入e世代的忙碌現代人,何妨參照一下老祖先的規矩---「穀雨補老母」、「立夏」記得回去「補老爸」呀!

相信老人家一定會喜歡這個古早人的「母親節」和「父親節」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