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祭祖 9旬爺了卻臨終心願

 |2016.11.28
1242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人生謝幕前,想完成什麼心願?九十多歲老爺爺長年獨居,因心臟衰竭、糖尿病身體虛弱、生命已到末期;他只有一個心願,臨終前找到回家的路、祭拜祖先,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昨日,「二○一六社區安寧靈性關懷研討會昨日」探討從國際安寧療護現況看台灣發展可能性、分享台北市社區安寧療護經驗、靈性照顧等主題。

回想這名年邁的老爺爺,北市聯醫總院長黃勝堅說,爺爺因年輕犯罪,被趕出家門沒再回家、一人獨自老去,直到安寧療護團隊替他尋覓,他坐著輪椅終於回到基隆老家,兄弟姐妹都不在了,他拿著香祭拜祖先失聲痛哭。

黃勝堅說,國內安寧療護以住院病人為大宗,「就算光鮮亮麗的台北城,也有很多失能者出不來。」居住在偏鄉、行動不便、獨居長者僅能仰賴醫師主動出擊,走向社區居家安寧;台灣的社區安寧涵蓋率低,在癌末病人外的慢性肝病肝硬化、心臟衰竭與肺病等非癌症末期病人普及率較低。

相較全球「死亡品質」第一的英國,部立南投醫院放射腫瘤科暨安寧療護團隊主任翁益強表示,英國社區安寧療護已成主體,不是安寧「病房」而是安寧「院」,安寧院所多為獨立型或基金會支持成立,定期舉辦夜遊、高空彈跳等活動讓社區接觸安寧療護概念,順勢募款,與健保資源雙管齊下,近一半經費靠社區捐款募集。

國內安寧療護一九九○年在淡水馬偕醫院成立第一個安寧病房,健保六年後陸續推動安寧居家、安寧住院與安寧共同照護逾二十年;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去年選擇安寧居家與社區療護共七千六百六十一人,五年來成長六成。

但長照2.0著力在地老化,翁益強說,長照資源如何與社區安寧結合,增加善終機會雖勢在必行,長照政策實質內涵尚不清楚,除了提高醫院、基層診所醫師走出醫院、投入社區的健保給付誘因外,待長照成熟應訓練社區個案管理師具安寧療護基礎,提供家屬意見、引入資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