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錢文忠
《弟子規》曰:「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只顧實踐而不讀書,就只有自己的私見,連最根本的道理都不知道。漢代有個名臣霍光,他一生的故事最能說明《弟子規》在這方面的要求。
霍光追隨漢武帝近三十年,是西漢歷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妻子卻貪圖富貴,打算把小女兒嫁給漢宣帝,但是漢宣帝當時有許皇后,因此霍光的妻子瞞著霍光,勾結御醫下毒謀害許皇后,雖然事情未成,身為漢室重臣的霍光卻認為「我現在權勢這麼大,只要我不說,就沒有人會知道」。
霍光死了以後,霍家的子孫依舊不讀書,且非常驕橫跋扈,大臣不滿,紛紛彈劾,連皇帝也看不慣,有一天,霍光的妻子謀害許皇后的事情被揭發,霍家因此被殺光。而霍光家不讀書、不學文的教訓,後人也都非常重視。
宋朝大臣寇準要當宰相時,他的朋友張詠就對旁邊的人說:「寇公是奇才,可惜學問不夠。」寇準有次出使陝州(今三門峽陝縣),正好碰到張詠。寇準問他:「您有什麼可以教導我的嗎?」張詠說:「你要去讀讀《霍光傳》。」
寇準不明白張詠的意思,回家後把《霍光傳》拿來一讀,讀到「不學無術」這四個字的時候,馬上明白了,說:「這是張公在說我,是對我的一種教訓啊!」從此他就提醒自己,要認真對待書本知識,認真汲取前人的經驗教訓。寇準後來成為一代名相。
【原文】
初,張詠在成都,聞準入相,謂其僚屬曰:「寇公奇材,惜學術不足爾。」及準出陝,詠適自成都罷還,準嚴供帳,大為具待。詠將去,準送之郊,問曰:「何以教準?」詠徐曰:「《霍光傳》不可不讀也。」準莫諭其意,歸,取其傳讀之,至「不學無術」,笑曰:「此張公謂我矣。」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