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人響應「人生百味的石頭湯計畫」,在婚宴現場放置桌卡,請親友一起「不浪費」。圖/屠惠剛
【本報台北訊】「食物不浪費」的理念,正在你我周遭萌芽!台北一對新人前天舉辦「食物不浪費」婚宴,提醒賓客惜食,還與社福團體合作,將完整、可食的餐點分享給需要的人。
婚宴的豐盛餐點,常因賓客吃不下、沒有打包習慣,而被倒入廚餘桶。新人李定橋、方心妤決定不要一場造成食物浪費的婚宴,他們與社福團體「人生百味」合作,讓婚宴中被剩下的食物,還有機會被端到另一個餐桌上。兩人擔心賓客可能因此不敢多吃,還自製桌卡,鼓勵賓客盡情享用、多多打包。
他倆的婚宴席開約四十桌,多數賓客比平常吃得更盡興,來響應「不浪費」,也有很多賓客主動打包餐點。最後,服務人員打包了約七大袋、四十個便當盒裝的餐點,請「人生百味」帶給需要的人享用。菜色有花椰菜、羹湯、西瓜、鳳梨、巧克力等,十分豐富。
李定橋表示,喜宴浪費食物的問題很明顯,例如婚宴中常見的油飯大多吃不完,因此他將油飯改為甜點。他們也發現,每次服務生問是否有人要打包,大家面面相覷,全部搖頭。
典華飯店服務部主任呂家偉表示,現代人確實愈來愈少有打包習慣,廚餘也比過去更多;飯店歡迎賓客多多打包,希望廚師做出來的美味食物,能有更多的機會再被享用。人生百味則表示,事先計算好參加婚宴的賓客人數,可以盡量避免浪費。
人生百味指出,從去年開始至今,約服務十場婚宴,平時大多以收取市場內未賣完的生鮮食材為主,為需要者供餐。成員朱剛勇表示,因為希望不浪費,開啟了婚宴服務,不過因人手不夠,大多要在半年以前就聯絡好。
什麼食物適合「重生」?朱剛勇說,完整、乾淨的食物才適合再提供給需要者,因為這項服務是以分享為出發點,而非只是找處理剩食的管道而已。
朱剛勇舉例,婚宴中最後一道水果,對於街頭上的人(街友)來說,就是可遇不可求、又有營養的食物;不過,湯湯水水的料理,還是會盡量避免,一方面不好運送,一方面也不好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