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綠地】 植物園的知性與感性

文與圖/張淑鸞 |2016.11.13
2234觀看次
字級
筆直的樹幹上,攀爬著黃金葛 圖/張淑鸞
夏荷塘 葉田田 圖/張淑鸞
綠成蔭 共舒活 圖/張淑鸞

文與圖/張淑鸞

每次上台北,會特別在教師會館住一宿,隔天早上到植物園走走,似乎成為規律了。這次當然不例外,除了徜徉於園裡慢活,更沉浸在這一片知性與感性植物園之旅中。

「夏荷塘 葉田田」

此行正值荷花盛開,朋友說這一季荷花特別怒放。晨間微風輕拂,舒爽宜人,沿著荷花池陶醉在這香遠溢清的芬芳。池邊處處人群,早起的人還真不少,周敦頤筆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讓這不帶瞋、不發嬌的高雅脫俗,很難讓人抗拒。

荷葉田田,隨風波動,搖曳生姿,像是舞著曼妙舞姿下的飛揚舞裙。盛開的花朵,花瓣渲染漸層的粉嫩色澤,很是撩人心弦,恰似展顏歡笑,招徠人群。含苞的花朵,挺立生姿,猶如情竇初開的少女,含情脈脈,欲言又止,巧笑倩兮。

遊人如織但並不喧囂,有的佇立靜靜欣賞,陶然自得。更有許多攝影愛好者,各個屏氣凝神,捕捉精采美麗鏡頭。此時,只有蛙唱蟬鳴奏著夏之歌,打破這晨曦的靜寂。

「綠成蔭 共舒活」

園裡蓊鬱參天的大樹,就是天然遮陽傘。樹蔭下,三五成群的紅男綠女,揮拳舒筋展骨,擺身吐納通脈。正是,要活就要動,健身養瑞氣。植物園裡,熱絡無比,感覺朝氣勃勃。

步道邊,三姑六婆,或坐、或立,七嘴八舌話當年,滔滔不絕兒孫經,這樣嘰哩咕嚕,說說笑笑,就像輔導理論的團體治療,日子輕鬆點,人生快樂多。

兩棵高大的菲律賓紫檀樹下,有不一樣的人群,他們是個個護著一張輪椅的外勞,這是變遷社會下的寫照。輪椅上的長者,有的神色自若,有的呆滯目瞪,還有的愁容滿面。唉!誰也不能倖免暮年最難面對的課題。

忽然,一群跑著出現在路徑上的人,原來是練習慢跑的健兒,頓時覺得活力有勁,心胸也跟著輕盈飛揚起來。

「植物百科寶典」

穿梭在園區內,喬木、灌木,花花草草,應有盡有,嘆為觀止,雖沒一一記住,但至少記下幾個也不虛此行。

「翠蘆莉」是草本植物,葉片細長,開紫色花。第一次是在住家旁的學校看到,漏斗的花型,有如喇叭,名稱也特別。在往古蹟「欽差行臺」旁的步徑上,忽見白色小花,冰清玉潔,惹人愛憐,趨前仔細欣賞,葉子圓而大,翠綠厚實,它叫「假玉簪」。我奇怪著怎用個「假」字?園藝系的老爺說:「另有玉簪花,因為很像,便於區別」。

筆直的樹幹上,攀爬著「黃金葛」,遠遠望去,還以為特有樹種。我仰頭看著藤蔓,緊緊貼附樹幹,碩大的葉片,探入枝椏間享受陽光洗禮。不覺想起荀子勸學篇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一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