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伍華英
「辛苦了一整天,終於把功課寫完了。」看見學生這樣的造句,真是讓我心生感慨。
記得從前有一首兒歌是這樣唱的:「媽媽在家真辛苦,煮飯、掃地、洗衣服,從早到晚沒有休息,晚上還要縫衣服。」所以在課堂上,我常會提醒孩子,要感恩媽媽,多分擔媽媽的辛勞。可是現在若問孩子,家裡誰最辛苦?答案多半不是媽媽,而是他自己了。
因為現代的家長很會幫孩子安排時間,孩子白天在學校讀書,放學後就直送安親班,晚上還要接著上才藝班,讓孩子馬不停蹄地趕場。而安親班通常會包辦孩子的餐點和功課,往往家長接孩子回家時,差不多就準備休息睡覺了,難怪多數孩子看不到父母辛苦在哪裡,只覺得自己最辛苦。
有一幅大家狂傳的漫畫,讓人看了不禁莞爾:學校開學了,校門內是一群哭喪著臉不想上學的無奈學生,校門外是一群口頭上叮嚀孩子要認真讀書,心中卻想快快把孩子送出去,並盤算著等一下要去喝咖啡,或者結伴逛街、瞎拼的父母親。看他們一副終於解脫的輕鬆表情,和孩子的沉重臉龐形成強烈對比,真是把現代父母如何愛自己又如何愛孩子的現象刻畫得一針見血,十分到位。
當孩子習慣由大人安排作息,如果放假了,家長未規畫旅遊或其他活動,他們便不知要做些什麼,常常把「好無聊」掛在嘴上。為了耳根清靜,有些家長乾脆丟一台平板給孩子玩遊戲或看影片,於是,孩子的眼睛就這樣被凌遲到非在鼻樑上架一付眼鏡不可了。
以前的鄉下孩子大多要幫忙農事,收成時節因家中需要人手,好幾天不去上學也是常有的事,因此比較好學的孩子往往會在工作空檔看書寫字,跟頂著太陽揮汗工作比起來,他們一定覺得讀書寫字真是輕鬆多了。
我想,如果讓現在的孩子卸下書包,體驗一下吃重的勞力工作,不知他們還會不會說自己最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