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龍應台昨日出席印刻出版社舉辦「與龍應台面對面-文學的AMA(Ask Me Anything)」活動,龍應台與讀者面對面對談,接受各式各樣問答。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印刻出版社昨舉辦「與龍應台面對面」座談會,這是近年文化部前部長、作家龍應台首次與讀者近距離座談。現場半數陸生,提問踴躍,一位陸生問到台灣自詡多元文化社會,但仍將陸生視為敵軍子孫,這樣能稱是能包容多元文化的社會嗎?
龍應台以最近德國發生一起極端組織成員殺警案為例回應。她說,各個民主、自由、多元的社會中,都有這樣極端非理性的元素存在,只是一個社會應要努力讓這樣的元素愈少愈好;她說,一個開放社會是一個不停改善的過程,建議台灣與大陸年輕人都要抱著理解心、謙虛的心態去了解彼此。
昨天現場有上百位讀者參與,從八十歲以上到十多歲的高中學生都有,二位行政院前院長江宜樺、毛治國也出席,但未上台致詞或提問。她除了分享近日所讀的書與想法外,也邀請讀者現場提問。
一位女陸生提問到,對於二十幾歲的女性來說,應該要如何看待愛情才對?龍應台說,現在不像過去她上大學的時候,在成大校園裡面,坐上某個男同學的腳踏車上,就以為這輩子就要嫁給這個男人,現在想起來覺得不可思議。她說,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可以在還能承擔的範圍之內,盡情地享受愛情,她說,可能很多老一輩的人無法認同,不過,她認為,愛情與婚姻是兩件事情,愛情只要開心就好,但婚姻則要更多承擔,適合戀愛的對象,有時不見得適合走入婚姻。
如何除三害?教育轉換思考
也有一位台灣的老師問到,台灣現在有三害就是立委、名嘴跟媒體,如果周處到現代能除三害,這三害怎麼除掉,還有哪些是必除的?龍應台回說,這個題目有一些政治性,她自己在兩年前的「那個工作」(文化部長)中,就飽受其害。
不過她也認為如果說這三件事情是台灣的三害,也要去思考,這三害所賴以維生的基礎是什麼,像是立委是人民選出來的、名嘴有收視率、媒體則有人要看,應該要好好思考,她告訴這名老師,可以思考如何透過教育,改變孩子,轉換下一代的思考。
還有讀者問到導演戴立忍被中國封殺,後來因回應自己是「中國人」又得罪台灣網友。龍應台回說,戴受到雙重委屈,能讓兩岸人心感到溫暖的絕對不是政治交換、軍事占領,而是文化溝通,她希望大陸領導者能知道文化重要性,期許大陸有更大的文化自信,而台灣有更大的智慧,否則兩邊都遭殃。
另位台北藝術大學陸生提問說,陸生來台念書到底好不好?龍應台回說,大陸年輕人如果到美國、歐洲、日本等地留學,可能學到不同的價值與態度,但在這些地方所看到的進步,是否可能在自己的文化土壤中長出來,仍有疑問,若到台灣留學,在這裡看到的進步、缺點與局限,回到大陸後都能直接應用、知道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