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漢騰耗時二十小時複製〈最後的審判〉一隅(圖),他只想告訴學生「好好練素描基礎」。
圖/李蕙君
翁漢騰(圖)耗時二十小時複製〈最後的審判〉一隅,他只想告訴學生「好好練素描基礎」。
圖/李蕙君
【本報台東訊】台東大學數位媒體與文教產業學系B306教室,這幾天成為學校熱門景點、社群網絡的熱門話題,只因系上教授翁漢騰耗二十小時,在黑板上完成的米開朗基羅〈最後的審判〉複製畫,維妙維肖手法,叫人嘆為觀止!曾在生活、求學過程吃盡苦頭的翁漢騰,只想藉此告訴學生:「好好練基礎,你們也做得到!」
翁漢騰去年陪學生到大王國小彩繪壁畫,他隨手在黑板上畫了時下流行的英雄人物「鋼鐵人」,這是他第一幅黑板畫,精湛的模稜線條與光影對比,宛如圖片印製而成,一度引發話題。
這次他的黑板畫也是一時興致而起,卻是挑戰名畫米開朗基羅〈最後的審判〉一隅,他從十月二十八日開始畫,耗時四天、二十小時才完成。初期吸引系上學生關注,隨著畫作形體愈明確、版面愈來愈大,連校外學生也開始大量追蹤,直呼「老師簡直是神人」!
當校內外學生為這幅黑版名畫為之瘋狂時,難以置信,翁漢騰僅是以簡單的白粉筆彩繪,他強調,黑板畫手法似素描,比例、造型、光影等技巧掌握住,只是使用工具不同,粉筆更需要磨、壓手法。
四十歲的翁漢騰,上課方式活潑,極受學生歡迎,他投注如此大的精神繪製黑板名畫,甚至畫到凌晨三時,他這麼做只是想鼓勵學生學好素描基礎,累積如金字塔底部實力。
翁漢騰從小學科表現就是全班倒數一、二名,自嘲只有美術還可以,國中遇上良師發掘他的優點,鼓勵他高職讀美工科。當年家境不佳,他每天清晨四時起床送報紙,再趕火車到學校,他擔心無法追上進度,下課後躲到畫室苦練基礎,有時練到凌晨回家,睡不到一小時又趕著起床送報紙。
「就這樣日復一日,把基礎打穩,也努力讓生活穩定下來。很多學生跟我分享,邊打工邊讀書很累,我總是告訴他們:『那是因為你們沒有真正苦過,所以現在覺得苦』。」碩、博士階段,他再遇上良師張恬君,願意包容、等待他遇上的各種學習狀況,改變了他的生命。
直到張恬君癌症過世,翁漢騰決定像她一樣,以當老師為志業,耐心引領學生正向轉變:「所以不管投入多少時間,只要能改變學生朝更好的方向前進,都是我身為老師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