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蔣本基 台大環工所教授
執筆人:蔣本基 台大環工所教授
「綠建築」在日本稱為「環境共生建築」,歐洲國家則稱為「生態建築」、「永續建築」,北美國家則稱為「綠建築」。因此,綠建築主要功能為提供健康、舒適、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動空間;同時在建築生命周期(物料生產、建築規畫、設計、施工、運營、維護、拆除、回收及再利用過程)中實現高效率的利用資源(能源、土地、水資源、材料)、最低限度的環境衝擊。建構「綠建築」推廣策略是為達到「低碳永續城市」的願景。
綠建築在建築行業和協會的努力下,各種綠建築評估體系相繼出現,藉助對綠建築節能效果、環境影響以及經濟性能等指標的評估,為決策者和設計者提供依據。典型的評估標準如英國的建築環境評估法(BREEAM)、美國的能源環境設計領導(LEED)以及加拿大的綠建築工具(GB Tool)等。其中,美國的LEED評估體係是美國綠建築協會(USGBC)倡導制定的自主式管理制度,為新建商業建築和現有建築的改造提供了技術指引。
LEED認證採用分級制度,根據對下述六個方面的考慮分別評分:可持續選址開發、節約用水、能源和空氣、材料和資源、室內環境質量以及創新和設計程序。依此原則,行政院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亦制訂「綠建築評估手冊」,明白揭示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地保水、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室內環境、水資源、汙水垃圾改善等九大指標作為評估系統。
美國、英國及日本等國家為積極推廣綠建築特訂定經濟激勵政策,例如:美國的節能政策為鼓勵企業或民間採用最佳效能技術或設施,其補償激勵措施,包括:現金補貼、稅收減免、抵押貸款及退稅政策;英國政府根據「高能耗、高徵稅」的原則對所有的企業和個人徵收氣候變化稅,而對綠建築則提供印花稅減免的優惠;對低收入人群的舊房改造和其他節能項目提供資金支持;日本政府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投資提供特別利率的貸款優惠,對於開發節能建築項目提供貸款貼息和貸款擔保,並提供稅收減免優惠和折舊優惠,對科研機構開發節能技術和購買節能產品提供高額補貼。
據此,綜合以上先進國家推廣綠建築發展之經驗,建議國內「建構綠建築推廣策略」有:
(一)發展完善經濟激勵政策:訂定國家綠色建築的標準規範,制定針對消費者的經濟激勵措施,包括:政府補貼、稅收減免、抵押貸款、貸款優惠和折舊優惠等。
(二) 綠建築綜合研究技術交流平台:應結合建築、機械土木、水利及環境工程專業,形成綠建築產學研結合的技術交流平台;加強與公衛及環境資源經濟專家的合作,針對綠建築以及建築與設備節能領域,進行能源、經濟、環境及工程面之4E技術評估。
(三)引進技術本土化:積極引進新技術和新產品,期能於短期內達到先進國家技術水平,但引進技術必須經過本土化4E技術評估、驗證後再予以推廣使用。
(四)建立最適化技術路線:綠建築技術體系的組成要兼顧城市整體和建築單體,兼顧建築內部的不同專業技術系統;綠建築技術要求組織模式模塊化、系統化、整體化,只有技術優化才能使各項技術發揮最大作用,達到最佳環境與經濟效益。
(五) 加強綠建築能力建構:培育專業人才,編列綠建築教育叢書;創建綠建築文化,舉辦教育系列活動,讓利益相關者汲取專業知識;鼓勵志願者積極參與綠建築能力培訓教育,共推綠建築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