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總教練麥登非常信賴球員。
印地安人教頭法蘭柯納屢出奇招。
如果有好萊塢編劇想寫一部扣人心弦的棒球電影,今年世界大賽所上演的印地安人大戰小熊的戲碼,可說是提供了最佳的背景舞台。
分別擁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印地安人、小熊,都歷經過一段不短的黑暗歲月,但也都在經過勵精圖治之後,於近年開始走向強權之路。今年,兩軍從季後賽一路打到世界大賽,除了場上的高水準球技演出,令球迷看得過癮,場外,從領導階層、總教練到球員,這2支隊伍許多角色之間的恩怨情仇,也為這齣秋日經典大戲,添加不少繽紛色彩。
比如投手查普曼(Aroldis Chapman)、米勒(Andrew Miller),開季前還是洋基隊友,現在卻成為世界大賽的敵手。
米勒是在2014年季後以自由球員身分加盟洋基,查普曼則是在一年後的冬天來到紐約,但在洋基戰績不佳情況下,2人季中成為球隊補強的重要籌碼,米勒被送到克利夫蘭,查普曼則到了芝加哥。季後賽乃至於世界大賽史上很少出現後援投手成為焦點的情況,今年米勒與查普曼就是少數的例外。
另一個看點是總教練。
印地安人一路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先除掉波士頓紅襪,再射下多倫多藍鳥,打進世界大賽,總教頭法蘭柯納的調度戰術極具奇襲之效;他多次在比賽中段大膽地派遣米勒上陣,壓制紅襪、藍鳥的旺盛火力,一下子是長中繼、一下子又變回終結者,讓米勒成為系列賽大英雄不說,他這套調兵遣將也成為MLB的教戰典範。
至於小熊的鬼才教頭麥登,來到球隊才第二個球季,他就帶領這群熊仔闖進世界大賽,完成隊史近71年來沒能做到的事。
麥登的祕訣是,比起檢討問題,他更相信球員的能力。
小熊在國聯冠軍賽打得並非一帆風順,他們在第2戰和第3戰連續兩戰遭到完封,一度連續21局沒有得分。苦澀的兩場敗仗之後,麥登不談如何避免淘汰,他說:「我對我的球員有很多、很多的信心。」小熊第4戰從冬眠中甦醒過來,以3連勝結束國聯冠軍賽。
麥登手中的魔法棒,曾在2008年點出光芒的灰姑娘故事,改造萬年弱旅進軍世界大賽;身陷百年魔咒的小熊,也在麥登的帶領下前進世界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