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對華事務的軍事專家易思安(Ian Easton),日前在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舉行的一場「美台亞太地區海事合作」研討會中表示,未來對美國最大的威脅是中國大陸,美國政府的重返亞太政策主要也是針對大陸。
易思安建議美國政府應軍售台灣,提供台灣精良的先進武器,支持台灣潛艦國造政策。
潛艦屬高科技戰略性武器,有良好的隱密性、奇襲性、獨立性與廣闊性等諸特性,可長期在水下獨立活動,對敵人有很大震懾效果。
台灣能早日擁有一定數量潛艦(至少八艘),不但大幅提升我海軍「預警、反制」等聯合截擊制海作戰能力,也有利維護台灣海上交通安全,做為國人經濟發展的後盾,更能協助美國不讓中國大陸軍事力量有跨越「第一島鏈」的任何機會。
台灣四面環海,以美國全球戰略布局來看,台灣地緣具有下列特性:一、海上交通的扼制點。中國大陸沿岸雖有一萬八千多公里海岸線,但沿岸皆被其他國家包圍在「第一島鏈」內,處於半封閉狀態,台灣正處於大陸海洋發展方向的中央位置,對大陸軍力有抑制效果。
二、東亞海上的戰略位置。我國所處的台灣海峽與巴士海峽,皆為國際重要海域,實質掌握台灣、大陸、日本與南韓主要海上通道。
三、軍事島鏈中央位置。台灣位於西太平洋與亞洲大陸交接海域鏈形島嶼上,扼此重要位置即所謂「第一島鏈」,從美國軍事戰略角度看,能有效阻止大陸軍力的擴張。
近年來,美國雖在全球反恐、北韓核武、氣候變遷影響等議題上與中國大陸合作,面對大陸軍力迅速崛起,在南海地區持續擴建軍事基地,台灣防衛能力並沒有相對增強,美國十分憂心。
了解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鼓勵台灣投資不對稱作戰能力,發展以海岸防衛為主的潛艦,是當前美國對台灣最關注的國防議題。
台灣獲得潛艦的方式(潛艦國造或直接商購),美國政府與學術界,有不同看法與論述,但希望台灣加強自我防衛的軍事嚇阻力量,卻是完全一致!
姚中原(台北市/前國防部戰略規劃司簡任副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