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苗栗八十歲楊姓阿嬤獨居,平日身體健朗,日前兒女前往探視,發現阿嬤發燒,腹部劇痛快要昏倒,急忙帶她到光田綜合醫院就診,發現阿嬤十二指腸有個長寬逾六公分大憩室,裡頭卡了數朵完整大香菇,導致膽汁不順,引起急性胰臟炎,以胃鏡取出香菇後康復。
光田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何建興說,楊阿嬤年紀大牙齒不好,透過內視鏡檢視,驚訝發現阿嬤腹中憩室內的香菇朵朵完整,根本沒咬就吞下,至於香菇「住」在腸內多久?阿嬤說,「忘記什麼時候吃香菇了。」
何建興說,香菇屬「非水溶性纖維」食物,消化道沒法分解,年長、消化不佳者食用時最好切小塊,「適量」就好,否則造成腸胃負擔。
楊阿嬤到院時,白血球飆高超過正常值二倍,十二指腸華特氏乳頭位置,剛好有一個後天形成、少見的大憩室,阿嬤吞下的香菇經過十二指腸,剛好掉到憩室裡。憩室在膽管、胰管旁,致膽汁、胰液分泌不順,併發胰臟發炎而肚子痛。醫師不動手術,先採胃鏡治療,取出楊阿嬤十二指腸憩室內的香菇,經住院治療康復。
何建興說,十二指腸憩室大多位於十二指腸第二部分內側壁,好發於四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年紀越長發生率越高,平常不會產生症狀、不須治療,因引起併發症就醫時才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