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小平
從小到大從未生過病的人太少太少了,如果是一般小毛病,看什麼醫生,影響不大。若是嚴重的疾病,可就是關乎生死之事,除了慎選,多少也是有點運氣。
我兩次罹患癌症,都遇到了好醫生。尤其是第二次罹癌,更要感謝幫我發現腫瘤的醫生。當時我的血壓居高不下,經常維持160/100,心臟內科醫生幫我換了三種藥,血壓依舊時高時低。他勸我住院徹底檢查,找出原因。我想這樣的數值似乎不嚴重,加上我的工作不正常,經常熬夜,免不了高血壓,也就沒有放在心上。
但是醫生一直勸我,無論如何要安排一周的時間住院,沒事當然最好。我聽了他的勸,住院一周,每項檢查都正常,直到最後一天的斷層掃描,終於發現腎臟外靠下方處有個四公分的腫瘤。這時我才知道,他早就懷疑可能是腫瘤作祟,只是沒有證實前,他不便臆測,也怕嚇到我。
我找了熟識多年的泌尿科醫生朋友,他看了片子,說腫瘤表面光滑,看起來ok,但還是早點拿掉,比較安心。
當時我正負責教會的跳蚤市場義賣會,成千上萬的物品湧入教會,需要整理、分類、標價,我算算時間,只是腹腔鏡手術,拆線後還是可以回到義賣崗位上。未料,手術後化驗,竟然是惡毒的癌細胞,幸好發現得早,並未造成附近器官的沾黏,只要持續追蹤即可,但也把我嚇得半死。
事後想想,若不是心臟內科醫生堅持全身檢查,我可能會像大多數病例,直到腫瘤十公分才發現,那時候要處理可就困難重重,危險性也更大了。
還有一種好醫生是願意收拾爛攤子的醫生。
媽媽八十多歲時,突發急性闌尾炎,門診時看的是腸胃科,醫生懷疑是闌尾炎,建議我們立刻住院。當時說會找外科醫生會診,誰知道,隔天卻是由腸胃科醫師開刀。由於情況緊急,也來不及打聽這方面的專門醫師。開完刀,住院幾天後出院,媽媽的傷口就迸開了,這時才知道這位醫師以前也出過問題。
於是我們改掛了一位資深醫師的門診,說明緣由,他竟然點頭答應為媽媽開刀。但因為媽媽年紀大了,皮膚彈性不足,很快地,腸子從裂開的傷口掉了出來,只好再動第三次手術,改用人工皮覆蓋。至今兩年過去,雖然媽媽的肚腹凸起,不太美觀,但傷口總算完全癒合了。
很多時候,我們只相信名醫,或是年長資深的醫生,可是,年輕的醫生也有他的優點,他病人少,相對更多時間問診、研究病情,也有更多時間巡房。
我的媳婦懷了三胞胎時,看過的幾位名醫都建議減胎,只簡單說明三胞胎對母親、胎兒都危險,似乎沒有別種選擇。直到媳婦在朋友推薦下,找到一位年輕的女醫師。她問診相當仔細,也跟我們做了減胎或不減胎的完整說明,甚至還說,如果我們決定不減胎,她會努力保住孩子。
之後她的用心、關心,讓媳婦住院安胎期間非常放心,後來遇到輸血症候群,胎兒狀況危急,提前陣痛必須緊急生產時,她的接生動作也十分迅速確實,早產三個月的三胞胎出生時間相隔只有一兩分鐘。若不是遇見她,我真不敢想像我的孫子女是否能夠順利來到人間。
好醫生真的是視病如親,若能遇上好醫生,那是莫大的福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