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聯手抗美 台灣提升戰略地位

胡逢瑛 |2016.10.12
1245觀看次
字級

今年底俄羅斯要以討論俄日和平協議和日本北方四島問題,作為改善俄日關係的引子,日本表現極高的意願。為減少日韓在部署薩德導彈系統上往前衝,中俄可以聯手勸說北韓落實不使用核武前提,以提供安全和經濟的保障。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公開表態向中俄取得軍事合作。眼看美國亞太再平衡政策中的第一島鏈之戰略棋子,一一被中俄聯手拔除,恐怕台灣將從美國過去戰略的邊緣重新回到戰略的重點。然而,這對於台灣來說是憂還是喜呢?

俄羅斯總統普亭二○○○年上任後,採取雙頭鷹的歐亞平衡戰略,要改變葉爾欽總統向西方一面倒。俄親西學者一度擔憂俄羅斯會落入到依賴亞洲市場的困境中。

然而,美國在九一一事件後,俄羅斯找到與美國合作反恐的國際環境,俄美不但簽署削減核武器級的鈽處理協議,減少核彈頭庫存量,俄羅斯還停止租借古巴和越南軍事基地,作為向美國拋出友好橄欖枝的具體動作。

上任之初,普亭改革的最大障礙,是如何協調俄羅斯金融能源寡頭之間的資源掠奪戰,及如何把方向定位在資金運用和專業管理,使政府可以從能源企業收到高稅,作為國家整體社會建設之用。

現在俄羅斯藉由進口替代轉型,專門為吸引亞太國家打造了東方經濟論壇。此外,中俄海上聯合軍演與美日安保體系,構成一道美俄較勁的平衡線。上海合作組織擴大成為鋪墊中國大陸、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共同的溝通平台。日本希望一百項經濟合作協議為俄日關係正常化鋪路,作為安倍外交重大突破的機遇。

台灣如何躍上國際?亟欲借助美國加強對台軍售以提升台灣戰略地位,但經濟恐遭衝擊,首當其衝的是大陸反制,造成台灣內部輿論分裂壓力,在政治既得利益者和資方拚命抗衡的情況下,恐怕首先犧牲的還是勞工階層。

台灣內部需要有強大的勞工團體與勞工意識,保護弱勢者取得司法協助和政治訴求,以因應政府無力勸說既得利益團體的衝擊,並減少內部不公平的社會動盪和美國趁機敲邊鼓的損害。

然而當前政府並不具備強化與俄羅斯互動的充足條件,作為區域平衡的槓桿,倘若蔡政府選擇的是強化親美抗中策略,勢必牽引北京拉高反台獨聲浪,造成台商處境尷尬。波及未來兩岸交流,台方各界會處於難堪的狀態。

胡逢瑛(桃園市/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大學博士‧元智大學助理教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