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真義 袪邪顯正

文/星雲大師 |2016.10.08
3151觀看次
字級
佛法真義 袪邪顯正
求籤和法語

佛陀出生地——印度,是一個思想發達的國家,也是一個異端、外道盛行的地方。我想一般佛教徒應該都知道,佛世時就有九十六種外道,這些外道也經常在佛陀說法的場合裡出現。

說起印度的九十六種外道,佛陀認為他們的修行走錯了路,所以一直很慈悲、也很勇敢的想把他們度進到佛教裡來。那許多外道,有的撥無因果,有的不相信來生,有的認為裸體可以得救,有的認為拜火會有功德,有的認為浸在水裡就是修行,有的認為吃飯不用手捧就可以成道……,真是不一而足。

現在我們想來,這許多的外道邪說,真是不可思議。不用手吃飯,鳥雀啄食不就是不用手嗎,那牠們都能成道了?生活在水裡的魚蝦,牠們都有修行嗎?至於裸體修行,那麼,世上許多貧苦窮困的地方,沒有衣食吃穿的人,他們都是在修行辦道嗎?

因此,那許多的外道,可以說是佛陀傳道的障礙;他們經常向佛陀故意問難、毀謗佛陀,甚至對佛陀進行人身攻擊。不過,在佛陀的教團裡,其實也有很多原為外道者,後來回頭是岸,皈投到佛教裡。

例如舍利弗、目犍連尊者,他們當初不也是外道嗎?三迦葉: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三兄弟,他們也是外道,後來一起帶了一千位弟子來皈投佛教,這才壯大佛陀的僧團,讓佛陀有了千二百五十名的徒眾。

另外,也有一些外道,怕佛陀搶奪了他們的弟子、信徒,因此對佛陀種種的迫害。例如,有的外道從高山上滾下石頭,想要砸死佛陀;有的用大象去攻擊佛陀;有的散播謠言,毀謗佛陀;有的用政治的壓力,給佛陀的迫害;有的用女色、財富來破壞佛陀。

總之,在那許多外道的陰謀設計、陷害、打擊中,佛陀都能毫無畏懼,反而把佛教的正法樹立起來,讓印度當時大國的國王,如南方的頻婆娑羅王,北方的波斯匿王,都成為佛陀的弟子。佛陀能讓佛教發揚光大,並且降伏外道,這是需要有大勇猛、大智慧、大慈悲、大力量才能辦得到的。

放下傲慢愚痴 才能入道

但是,還是有一些外道,依然不死心,用各種的方法,來給予佛教在發展上的阻礙、困難。所以在佛陀的「八相成道」中,如果少了一個降魔的精神,就不能成道,就不能成功。

佛陀度化的外道,像舍利弗、目犍連二人,他們都是很有智慧的修道者,所以容易修正自己的信仰觀念;像三迦葉兄弟,也是受到佛陀的道德感化,才改變。但也有一些外道,不論是個人或團體,都不斷和佛陀作對,經常向佛陀挑戰。舉例說:有一個外道,他帶了兩盆花去看望佛陀,想和佛陀先禮後兵。但是佛陀見到他之後,就主動的說:「歡迎你來」,之後又正色的對他說:「放下」。外道一聽,就把左手的花盆放下。

佛陀又說:「放下。」他又把右手的花盆給放下。

佛陀再說:「放下。」這時他終於忍耐不住,就說:「佛陀,我都放下了,你還要我放下什麼?」

佛陀說:「我不是叫你放下手中的花盆,而是要你放下心中的傲慢、愚痴,你才能入道。」

具有道德勇氣 光大佛教

再有,佛陀到了臨入涅槃的時候,還度了一位一百二十歲的外道須跋陀羅;可以說,佛陀這一生都是在跟外道糾纏,如果佛陀沒有道德勇氣,就沒有今日的佛教。

不過,佛陀也有對外道無奈的時候。例如,一群外道,手持棍棒要來圍攻佛陀。佛陀坐著不動,大家看到佛陀的莊嚴,也都不敢動了。但是外道的頭目,就說:「你不要以為你了不起,我們這許多群眾,都是反對你的。」

佛陀說:「你再多的拳頭,我並不畏懼,因為真理不在人多。」

外道頭目說:「我們可以用各種的棍棒,加諸你的教團,跟你決鬥。」

佛陀說:「我們有道的人,在棍棒下屈服,這是沒有的道理。」

「那我們用金錢、美色,來破壞你的教團。」

佛陀說:「那也不怕,我們的教團自有法治、戒規。」

外道又說了很多的辦法以後,覺得佛陀都如如不動,最後就說:「那我們都來做你的弟子,穿你的衣服,吃你的飯,但是就是不跟你合作,專做一些破壞佛教的事情。」

這時候佛陀神情黯然,滿懷無奈的說:「那我就沒有辦法了,因為獅子身上蟲,還食獅子身上肉,還能怎麼辦呢?」

想到我們今日的佛教裡面,還有這許多的獅子蟲,真是叫人不勝感傷!

求籤和法語

世間上的人,每個人心中多少都有一些迷惘,對自己的前途、未來,也常感到不知如何面對;甚至自感孤單,覺得力量不夠,對自己沒有信心,不曉得會不會隨時遭遇什麼不可知的情況,因此總想有一個神明、高人,在旁邊指示一下,所以民間宗教的「求籤問卜」,也就因而大行其道,盛行於世了。社會上有人,就譏諷這種行為是「不問蒼生問鬼神」。

在這許多籤詩裡面,有大劫、大凶、大吉,有上上籤、中上籤、中下籤、下下籤,都是吉凶兩端,好壞截然。由於這些籤詩都是直接指示你好或不好、能或不能、可或不可,因此有的人本來想做一件善舉好事,求籤問卜後,給你一個指示「大凶」,這個好事就不做了;本來是一件壞事,不利於社會群眾的,例如想要販賣有害大眾健康的黑心食品,結果抽到一支「上上籤」,也就不顧一切的昧著良心去做了。或是想要搬家,結果神明給了一支「上上籤」,指示搬家「大吉」;但其實那個地方交通極為不便,治安不好,環境也很吵雜,你說能不能搬住到那裡呢?但求神問卜者認為這是神明的指示,他只得遵從。

這一種求籤問卜的行為,在一般常識裡,應該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世間上的因果,善惡好壞,不是定型的,不是神明可以指示。自己的業報自己承當,對於自己的未來、吉凶、好壞,都有自己的因果,不能把自己的生命、思想、人生的前程,都交給神鬼來決斷,難道你自己都沒有智慧來辨別嗎?自己都沒有文化的、古人的、往事的、歷史的明鑑嗎?要問自己的前程、自己的未來,所謂「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所以佛光山的人間佛教,運用了一個中道方便,就是當你感到迷惘、沒有人幫忙、沒有力量時,不要求籤問卜,改以抽佛教法語。用經典裡佛陀宣說的偈語,或是古德的開示,都是具有啟發性、建議性,只有說明因緣果報的關係,它不會為你斷吉凶,不會替你說明什麼能、不能;因為能與不能是你自己決定,能有能的因果關係,不能有不能的因果關係,這都要由個人自行決定,並承擔其結果。

所以佛教的法語用來代替民間的求籤問卜,給一些迷惘的社會大眾建議,讓他們不要給神權來控制,寧可以在真理裡面追尋,在聖言、經教、古德的開示裡面,去思索自己的未來,這樣比較安全、保險。不過,佛教的法語雖能代替求籤問卜,為社會大眾點亮智慧的明燈,但也要靠佛教界的人士大家一起來推動,才能普及民間,真正有益於世。

福慧雙修

《大寶積經》裡有一則很有趣的故事,師兄弟二人,一人修福,一人修慧,各有所長。修福的師弟,每天行善、布施、修橋、鋪路、救濟貧窮、為人服務,卻不求理解經義,開發智慧。修慧的師兄,只顧研究經典、探索真理、宣揚佛法,卻不勤勞作務,不肯為人服務。師兄弟二人各有專修,得到的結果卻大不相同。

師弟修福,往生後生到王宮作了大象。雖在畜生道,卻很有福報,每天珍餚美味,披金掛銀,還有很多象奴伺候,比人間的福報勝過許多倍。師兄修慧不修福,雖證得阿羅漢果,但過去生對人沒有服務貢獻,未與人結緣,沒有福德因緣,因此雖然思想超越,智慧過人,但是生活困頓,到處托鉢,不得人供養。

有一天,師兄走到皇宮化緣。見到一頭大象,證得「天眼通」的師兄一看 : 「唉呦!這不是我轉世的師弟嗎?」因此,他悟出一個道理,原來我們師兄弟二人, 過去世修行的時候,一個只修福,一個只修慧,所以這個福慧因果,也就各自不同了。於是,他做了一首偈語 :「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意思是說,師弟修福不修慧,雖投胎在皇宮,儘管享受富貴榮華,卻還是在畜生道,不得聽聞佛法;我修慧不修福,雖已證得阿羅漢,卻生活艱難,連衣食都不得溫飽。

從這段故事可以看出,佛法的修行,最重要的是要「福慧雙修」。什麼是修福呢?譬如修橋鋪路,在路上施茶、施水、架設路燈,這是修福;像重視環保,不亂丟垃圾,照顧過往行人的安全,這也是修福。還有平日節約、不浪費,當然也是修福;為人解決問題、助人脫困,都是修福。此外,恭敬禮拜佛菩薩,更是修福。

什麼是修慧呢?閱讀經典、研究佛法,就是修慧。你聽聞佛法、思惟佛法、實踐佛法,正是所謂「以聞思修,入三摩地」,便是修慧了。

修菩薩道的人,不可以偏於一法,要行解並重、知行合一、聽聞一如,要把佛法圓融,在慈悲的時候要慈悲,在布施的時候要布施,在結緣的時候要結緣,在有人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給予幫助。若能福慧雙修,行解並重,從此一切佛法具足、圓融,還怕未來沒有圓滿的人生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