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攤賣農產 擦亮信任招牌

 |2016.10.07
2536觀看次
字級
阿里山公路隙頂路段有幾處良心攤,提供農民自產的蔬果,由消費者自取並投幣。 圖/謝恩得
阿里山公路隙頂路段有幾處良心攤,提供農民自產的蔬果,由消費者自取並投幣。 圖/謝恩得

【本報嘉義訊】嘉義縣阿里山公路番路鄉隙頂路段有三處路邊「良心攤」,由當地農民設攤擺了三、四年。有不付錢的嗎?農民們說,「我不知道,但還有人連上次的一起付」。隙頂國小校長莊新國特地帶學生們戶外教學,見識一下社會上很需要的相互信任傳統美德。

台18線阿里山公路隙頂段是遊客上山的中繼站之一,有聚落、茶園、茶廠和步道、加油站等,農民黃豐原在住家附近的土地公廟旁,大馬路邊擺攤位,因為還要務農,做生意,沒空一整天看著,四年前就掛上「自取投幣」的牌子,放著磅秤,攤架上水果蔬菜等農特產都有標示價格,自己秤、投錢。

類似的攤位在隙頂路段共有三處,都沒有寫「良心攤」,只有標示每台斤多少價格、自取投幣等,攤子上都是山區農民自家產品,這一季有南瓜、香蕉、薑和佛手瓜、龍鬚菜等,有的賣薑黃、醃漬物,還有比較高價位的苦茶油、阿里山茶,不只吸引遊客,也有不少村民就近採購。

黃豐原還幫鄰近部落朋友賣高麗菜等蔬果,有些外觀不漂亮,但都是當地小農自產。被問到是否擔心有人存心投機,拿東西卻不投錢,或是投的錢比較少,他和太太說,「不知道耶!我們也沒注意」,「隨意啦,大家方便就好」,他們說,有次到攤子上看到民眾投比較多的錢,詢問後對方才說「上次沒帶錢,這次一起付」。

隙頂國小校長莊新國說,這些「誠實商店」都在大馬路旁,來往的大多是遊客,但農民和顧客卻是彼此信任,讓誠實商店得以開設至今,有時學生們到社區戶外教學,他都特地帶學生前往觀摩這些逐漸消失的美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