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航空獲台灣民眾青睞;圖為亞洲規模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馬來西亞亞洲航空。圖/路透
廉價航空獲台灣民眾青睞;圖為亞洲規模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馬來西亞亞洲航空。圖/路透
【本報台北訊】廉價航空獲台灣民眾青睞,但近年屢出現爭議;去年民航局接獲投訴廉航的案件達五百八十六件,尤以外籍廉航為大宗,多為重複訂位、退改票等票務問題。為保障旅客權益,交通部日前預告修法,明定外籍航空公司應建立糾紛處理機制,並應提供以市話計費的中文服務專線電話、建構繁體中文交易平台。
不少外籍廉航的運輸條款寫的是外文,民眾看不懂,難以爭取權益,遇到狀況時容易產生糾紛。有旅遊達人分析,在國籍廉航訂票,發生類似的情況還有管道可以申訴;但若搭乘外籍廉航,有爭議時欲哭無淚,「票價、規則就明定在網站上,沒辦法處理」。
廉航受青睞
投訴案也大增
民航局表示,去年共受理一千一百八十九件民眾投訴航空公司的消費爭議,其中廉航占五百八十六件,達百分之四十九,將近一半。前年的消費爭議有七百三十九件,廉航相關的有一百八十四件、約占四分之一;數據顯示,去年廉航相關案件不管是數量或比例都大幅增加。
目前已有十八家廉價航空公司經營台灣市場,市占率已成長到一成左右。民航局指出,消費爭議案件以重複訂位、退改票等類型問題最多,約占百分之八十;其次是航班延誤、取消或停飛等問題有百分之十二;遺失、毀損或延遲送達等行李託運問題占百分之四,其餘百分之四為其他因素。
重複訂位等
票務糾紛居多
民航局為保障消費者權益,日前預告修正「外籍民用航空運輸業管理規則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若外籍航空班機有延誤或取消,應建立處理機制;且外籍航空都應依交通部公告的「國際機票交易重要須知範本」,提供機票使用限制、行李規定資訊及退票作業期限等資訊。
民航局表示,全案預估年底前可實施;在台已設立分公司或訂立總代理契約的外籍航空,應在六個月內依新規定檢附消費者保護措施,送民航局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