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吉祥物種類眾多,有名的是龍、鳳、麒麟、龜,稱為「四靈」。
龍 最高貴的吉祥物
龍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種蛇身、蛇頭、鹿角、魚鱗、鷹爪、虎掌的神異之獸,它既能潛藏於江河,又能騰駕於雲端,能大、能小,能隱、能顯,能藏、能住。正是因為龍的這種「靈性」,在古代被尊崇為最高等級的吉祥物。
歷代帝王常自命為龍。秦始皇被稱為祖龍,漢高祖劉邦自尊為「龍子」;皇帝穿的龍袍,繡龍可達一九○多條;皇帝居住的宮殿中,到處都是龍雕、龍畫,龍在封建政治領域成為皇權的標誌。
在民間,名山大川、湖泊泉崖往往以龍命名;舟車、影壁、瓦當、護欄等,往往用龍作裝飾,這都是龍作為吉祥物深入民俗的表現。
鳳 至善至美的化身
鳳在古代的記錄中,是一種體高六尺至一丈,脖頸細而長,背部隆起、喙如雞、頷如燕、羽毛上有花紋、尾毛分叉如魚尾,以植物為食、穴居,好結群,步態倨傲而善於舞蹈的神鳥。
鳳在古人心目中,非常聖潔而高貴。《說苑》稱它「載德負仁,抱忠挾義。」是一種和平嘉瑞的吉祥物。所以帝王、后妃常以鳳來命名,如帝后所乘的車子稱為「鳳輦」,帝王的詔書稱為「鳳詔」,皇后所住的樓閣稱為「鳳樓」,皇后的禮冠稱為「鳳冠」。
在民間,婦女的一種頭飾稱為「鳳釵」。明代女子結婚時所用的彩冠也稱為「鳳冠」。古代婦女所用的銅鏡,往往也用鳳作裝飾圖案。在古人看來,鳳是至善至美的化身。
龜 吉祥長壽的象徵
龜是古人心目中象徵長壽的吉祥物,有「龜千歲」之稱。司馬遷在《史記.龜策列傳》說:「余至江南,觀其行事,問其長老,云龜千歲乃游蓮葉之上……」《莊子.秋水篇》說:「吾聞楚有神龜,死(時)已三千歲矣。」
龜作為吉祥長壽的象徵,被古人廣泛地應用於不同的領域,如以龜論官,戰國時「大將之旗以龜為飾」,漢代規定「大將軍黃金印龜紐」,唐代女皇武則天按官品高低分為金龜袋、銀龜袋、銅龜袋,這就是李商隱詩「無端嫁得金龜婿」的由來。
在封建政治領域,龜有時被作為鎮國之寶,與帝王的王位聯繫在一起。《後漢書.宦者列傳序》注云:「龜鼎,國之守器,以喻帝位也。」元龜和九鼎合稱為龜鼎,被尊為國之重器。
在民間,古人愛用龜字命名,如唐代就有陸龜蒙、李龜年;宋人王十朋號「龜齡」,陸游晚年自號「龜堂」,沈其求號「龜溪」等。
民間甚至把龜當成最吉祥的鎮宅物,在廚房開基時,將烏龜埋在房基之下,認為以龜鎮宅,可以壓邪消災,保主人平安富貴。
麒麟 平安富貴之徵
麒麟,是傳說中的異獸,《大戴禮記》說「毛蟲三百六十,而麟為之長。」在古人心目中,麒麟是一種獐身,牛尾,頭上有角(也有獐身狼頭,頭上無角的說法)的走獸,它既是走獸中的頭目,又是一種「仁獸」,古人認為它的出現可以預測吉凶。
《毛詩義疏》認為麒麟「王者至,仁則出。」相反地,如麒麟柞鬥,則預示著「日月蝕」,這是大災大亂的先兆。
由於麒麟的靈性,所以古代帝王曾用它作墓前的石神獸,如東晉及南朝帝王的陵墓前幾乎都有石麒麟。
在商周青銅器、漢代畫像石、唐代石刻中,存在著大量的麒麟紋飾。在江南民俗中,每逢春節,人們抬著竹骨紙紮的麒麟,依次到各家門前演唱,以示祝福,俗稱「麒麟唱」。在民間,人們用金、玉製成麒麟形的佩飾,以此企盼平安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