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樹(中國文化大學講座教授)
最近政壇發生兩件影響政黨和解及兩岸和平之大事,一是行政院已成立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二是海基會董事長已決定由前外交部長田弘茂出任。前者主要目的在清算國民黨黨產,會影響政黨間能否公平競爭與政治平衡發展;後者在目前兩岸關係緊繃下,負責溝通兩岸政經文化交流,會影響兩岸未來能否和諧與和平發展,兩者都值得國人關注。
首先就中道來探討政黨與兩岸間應有關係。中華文化道統五千年不斷,為舉世所罕見,主要在於其文化底蘊之包容、平衡、和諧與圓滿之淵博與精深。
其所呈現之具體表徵在於民胞物與、悲天憫人、天人合一與禮運大同,而其精緻細膩,又在於心能包太虛、能藏於密又能彌六合,而其源頭又是在於這一念心。
即每個人的起心動念及任何舉措,如都能無私無我、清淨無染、自利利他、光明正大,即合乎中道。則「心淨即國土淨、心安社會安、心平世界平」;是任何人立身行事、待人接物、為政經商等等,能夠維護所有生命、生存與生態最平衡、和諧、圓滿之精要大道。
不當黨產處理條例制定過程及所立的法制,遭法界人士諸多批判;甚至被指為民主國家所罕見,即執政黨挾國會多數席次,強行制定違法違憲、不公不義之法規,企圖兵不血刃地摧毀競爭對手最大在野黨,以遂行一黨獨大或一黨獨裁之目的。期待居心不是這樣;果真如此,絕非正常政治民主化所樂見。
黨產委員會之成立,不論法規施行日期、子法制定時機及規範內容等幾全無配套,即草率上路,已造成社會不少紛擾;委員之選定不能超然獨立,且委員成員組成之意識形態與色彩過濃,已令人瞠目結舌。
繼續下去如何能光明正大、秉公處理、查明真相,大家都拭目以待;如仍意識形態繼續作祟,如何政黨和解?其後所衍生之爭議與問題,對民主法治及政黨政治將是極大傷害,絕非國民之福。
海基會董事長之人選,從親民黨宋楚瑜主席,到立法院王金平前院長,最後由田弘茂出線。田弘茂任職時,本來可以鋪陳兩岸溝通橋梁之九二共識,可略加析述,也絕口不談;甚且明確表達未來海基會將回歸祕書長制,即董事長未來傾向虛位,而由陸委會統一指揮及擔綱。
如此一來,本在新政府兩岸緊繃情況下,想藉由董事長之年高德劭,發揮柔和圓融之調和鼎鼐與溝通橋梁功能,也將受到重大影響。未來兩岸如不能順暢溝通與交流,對兩岸都有衝擊。但不可諱言地,對台灣的衝擊,將會較大陸影響重大。
國內政黨政治和解,相互尊重,各自理性提出治國綱領,應是國泰民安基本條件,不僅影響民主政治之效率與效能,也影響兩岸之間是否和平和諧及國際形象?
當然將重大影響大陸台商、台灣經濟金融、農漁產業及各種資源有效整合;新南向政策雖有其賣點,但有其相關配套及不同條件、資源,並非都可相提並論或必須有所揀擇。
期待主政者能回歸中道,心存無私無我、自利利他、光明正大。畢竟政府是為服務人民、為人民利益而存在,並非只營政黨之私,或獵取權位而存在。
為政者仍必須繼續深思,必須掌握當下,時刻謹言慎行、深謀遠慮、睿智遠見;否則,無厚德將如何載物?國家與人民將同受其害,也終將被人民所唾棄。戒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