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出國都要付機場服務費,桃園機場的機場服務費去年從三百元漲到五百元。消基會昨天指出,漲價後提供的服務品質卻愈差,今年六月發生九起「出包」事件,逢大雨淹水、漏水甚至糞水外洩。且桃機將錢用去那裡交代不清,效能不彰,要求政府監督。
消基會代理秘書長張宏如指出,光是機場服務費,就從二○一四年的十九億元增為去年近三十四億元,今年更預估會進帳三十九億元,占桃機整體收益近四成。
張宏如表示,桃機收入不斷創新高,但服務水準卻跌至谷底。消基會質疑,桃機到底把消費者繳交的機場服務費用於何處?且桃機屢屢出包,政府到底為消費者做了什麼?
張宏如表示,鄰近國家或地區機場服務費都使用在機場設施或服務,我國機場服務費卻包含「發展觀光」目的,與實際機場服務設施建設、增進關係較遠,是否符合機場服務費性質,主管機關與政府應重新正視、檢討。消基會也要求政府善盡監督桃機品質的責任。
觀光局表示,觀光發展基金財源不只是機場服務費,平常協助業者發展產業、與地方政府輔導費用及國際行銷,都會用到這筆基金,也都有經過立法院審核。桃機公司表示,機場服務費用於各機場服務及設施強化。
民航局表示,機場服務費一半給觀光發展基金、另一半到桃機公司,台灣機場服務費比其各國算是便宜的,機場航廈維護、維持營運、用水用電都須依靠機場服務費,財務也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