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兩岸信眾來說,星雲大師和他倡導的人間佛教,家喻戶曉,但到底什麼是人間佛教?佛教如何回歸佛陀本懷?很多人並不熟悉。
「人間佛教不是我創造的。」星雲大師強調是「人間佛教」倡導者,不是創造者。「我提倡的人間佛教是以『給』為核心。」
星雲大師說,今天每個人負擔都相當重,家庭、事業、親人的種種責任,我們擁有了人間佛教,就能擁有宇宙大地,所謂「心中有事世間小,心中無事一床寬」,能擁有心內的世界,不一定要往外求。
星雲大師說,如果借著佛陀的威德加持,給予自我信心、自我提升,是可以的;但我們對佛陀信仰,不能只是貪求、要求、祈求,這是長養貪心,不是信仰真義。
星雲大師說,既然是人間的佛陀,他所展現的人間佛教,必然具有幾個特點:「人間性」、「生活性」、「利他性」、「喜樂性」、「時代性」、「普濟性」。
星雲大師表示,佛陀在經論中強調:「我是眾中的一個」。表示他不是神。《維摩詰經》則說:「佛國、佛土在眾生身上求,離開眾生就沒有佛;離開群眾而求道,是沒有道可求的。」
高楊(大陸/人民政協報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