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新馬佛光山總住持覺誠法師新著《如來之子》。覺誠法師在書中傾情講述曾經在巴西建寺弘法的點滴過往,令人感動之處不勝枚舉,印象最深的是覺誠法師成立了「如來之子教育計畫」。
生活在巴西貧民窟的孩子,生活條件較差,唯一的遊戲就是踢足球。將這些孩子集合起來,遠離毒販,遠離不好的誘惑。
初期足球小將打赤腳,後來一位經營進口運動鞋的佛友,把有瑕疵無法銷售的鞋子,送給「如來之子」。
「一雙雙嶄新運動鞋,雖有瑕疵,對貧民窟的小孩子來說,是夢寐以求的珍貴禮物。有一個八、九歲的小隊員拿到一雙超大鞋子,很高興地半穿半拖,高呼『我有鞋子了』!甚至,有一個小孩興奮地抱著鞋子上床睡覺,他說終於實現夢想了!」
看到此處,我不禁淚濕眼眶。反觀我們身邊的小孩子,別說尺碼不合腳的瑕疵鞋,就算是合腳又舒適的品牌鞋,恐怕也難以興奮的高呼,我有鞋子了!更不會抱著睡覺。
朋友告訴我,他家孩子的鞋子,堆滿整個儲藏間。甚至,有的還沒穿過,就不喜歡而棄之。
正是因為生活條件優越,家長過度寵愛,孩子從小缺乏惜福惜緣觀的觀念,導致對待人事物不珍惜不重視。隨著年齡增長,缺乏親情、友情乃至缺乏人情;頻頻換職、婚姻危機、人際關係不和諧等諸多問題出現,也就見不為怪了。
就是惜福惜緣觀念,讓九成以上從「如來之子教育計畫」畢業的巴西貧民窟孩子改變了命運,不再流浪街頭,他們成為軍人、銀行職員、公司文員、醫療技術員、教師、教練、演員、麵包師,寫下聖保羅傳奇的篇章。朱同慶(大陸/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