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的禮物…愛在逆轉騎士

 |2016.09.07
2007觀看次
字級
逆轉騎士環島挑戰,當時來到漂亮的東北角海岸。圖/翁嬿婷

【本報台北訊】秋天是收穫和感恩的季節。中秋節後,許多學校將收到「陌生人」贈送的禮物—《逆轉騎士》紀錄片校園公播版DVD。這些送禮的「陌生人」都是報紙讀者,年齡最長的九十二歲,最小才六個月大。

兩位年逾九十的贊助者,一位是退休老師尹昭,她要送給曾任教數十年的台中篤行國小;另一位「童益啟」,贊助三十片,是個人贊助最多者,更是最高齡的贊助人。

「童益啟」是化名,取「當我們同在一起」之意。這位「童先生」當年從大陸逃難來台,一度因工作勞累、營養不良,命懸一線,但他至今閱讀不輟,不斷鼓勵年輕人。

師大附中退休老師熊美惠,以她和先生鍾弘治之名,贊助三十片公播版DVD送給學校。熊美惠在單親家庭長大,她說:「『挫折』是我的貴人。」她在磨難中自我淬礪,變成更好的人。

熊美惠篤信聖嚴法師倡導的「能救一個是一個」,退休後仍在許多學校認養個案義務輔導,至今每天收集報紙副刊,整箱整箱寄送給女子監獄,希望把正面能量導入鐵窗。

別把自己當最慘的

年齡最小的贊助者EMMA才出生六個月,外婆以她之名贊助偏鄉學校。這位年輕外婆出生在貧窮年代,「我們從前也過得不好」,她很想告訴正在受苦的孩子,「不要害怕,不要把自己當成最慘的,大家加油」。

藥劑師簡小姐以亡父簡圡城之名贊助家鄉的雙溪國中。簡圡城是雙溪知名的中醫師,很小就成了孤兒,不想讓人看不起,努力自學。簡小姐說,《逆轉騎士》故事讓她想起父親,「我很想念他」,她想鼓勵家鄉孩子,若失意了,不要放棄。

電視主播沈春華、大愛電視台執行長葉樹姍也參與贊助行列。葉樹姍指定送給台中太平頭汴坑國小和外埔水美國小,她在台中巿文化局長任內,曾邀請藝術家進入校園,這兩所學校讓她印象深刻。

她說,頭汴坑國小是「不山不巿」(不在山上,也不在巿區)的學校,有時比偏鄉還缺資源;水美國小則是一百多人的小校,她曾邀請綿綿舞蹈團去教他們跳舞,當孩子看到一大卡車道具開入校園時,「孩子的笑臉,我永遠忘不了」。

《逆轉騎士》紀錄片,看過的人都深受感動,導演黃建亮曾拍過十三部Discovery、國家地理紀錄片,他說,社會的焦點常常只在成功的人身上,在此之外的人常被忽略,這讓許多生命變得好像沒價值,「《逆轉騎士》就是在逆轉這種方向」。

有愛 孩子就敢嘗試

「孩子需要愛,只要有愛,就可以走得下去」,台北巿「OIKOS社區關懷協會」執行長鄭潔心看過影片後感動淚下,她說,「《逆轉騎士》說的就是一個愛字」。有個小女孩看片時不斷落淚,小女孩說,媽媽跟片中一位小騎士的媽媽一樣是越南人,所以特別能感受他在說「媽媽很孤單」時有多心疼。

身為一群孩子的陪伴人,鄭潔心看完《逆轉騎士》後,自己也得到很大激勵,「有愛,孩子們就敢嘗試」,她看到《逆轉騎士》裡的小主角在義工老師輔導下,各自發展天賦,建立自信,「我們不僅要陪伴他們,還要幫助他們開發專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