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抗癌的雅君(左)與子女,一起拿著兒子手繪的大象傘。圖/記者楊祖宏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十歲的承翰,陪伴媽媽雅君抗癌六年。雅君因為血癌一眼視力僅剩零點○二,承翰不到四歲就當起媽媽的左眼,牽媽媽過馬路、等公車,一起看醫生。而今,就讀小四的他,還替媽媽設計「我不怕」和「打不倒」雙人傘,替媽媽傳達抗癌信念,讓她在面對癌症時有堅強毅力,也希望藉此募款、幫助更多癌症病友。
今年三十八歲、育有一子一女的雅君,六年前確診血癌,併發症讓她左眼視力惡化、眼前總是一片黑,因此經常跌倒、甚至摔斷手,兒子承翰自告奮勇「當媽媽的左眼」,手牽手過馬路、辨認要搭乘的公車號碼,更透過圖畫作品表達對母親滿滿的愛。
勇敢接受治療
要看孩子長大
雅君表示,母親在懷她時,產檢發現罹患血癌,更在她一歲多時因此過世。陰影籠罩下,她平時相當注重飲食健康與生活作息,由於擔心疾病會遺傳給子女,在和先生交往、結婚前,也謹慎的進行健康檢查。儘管一切顯示正常,她仍在三十二歲、兒子未滿四歲時,因某次坐骨神經痛,以為是先前車禍的後遺症而求醫,意外檢出罹患血癌。
為了能夠「看孩子長大」,雅君勇敢地接受治療。然而,在第一次化療後,併發敗血症休克及胰臟炎,緊急接受插管治療,一度瀕臨死亡。原本習慣抱著孩子入眠的雅君,住院一年多期間,只能透過「視訊」跟孩子見面,讓她極度憂鬱,甚至偶有輕生念頭。
雅君語帶哽咽說:「當初以為自己沒機會看到兒子上小學,所以先替承翰買好小學制服。」而「不想在孩子的生命中缺席」以及癌症希望基金會的陪伴,也成為她主要的抗病力量,伴她撐過住院的漫漫長夜。如今,她在接受骨髓移植後,病況已經恢復穩定。
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指出,國內抗癌藥物、技術已相當先進,但癌友除了身體不適,仍會有心理和家庭社會困擾。根據統計,八成二癌友有心理困擾,包括擔心復發和治療,出現難過、憂鬱、不想出門、失去希望等情形;七成二則有家庭社會困擾,如經濟壓力、孩子照顧、家事等等。她強調,如果這些需求未被滿足,癌友很容易因此中斷或放棄治療。
「希望在這裡│癌友家庭照顧服務經費」募集計畫,昨日邀請癌友家庭分享抗癌歷程,雅君帶著一對兒女出席募款活動。為幫助全台近五十五萬名癌友,癌症希望基金會盼能募得五百萬元,在北中南的據點「希望小站」,提供包括教育課程、心理支持課程、病友孩童獎學金和夏令營等各項資源。目前只要捐款一千五百元,即能獲得一把承翰設計、畫給媽媽的「抗癌逆轉傘」。
抗癌逆轉勝「打氣大使」黃子佼,除了率先響應認購一百組、共兩百把傘,也呼籲各界一起幫忙,為癌症家庭「打開一把傘」,替癌友們「撐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