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日前表示,兩岸交流不是一種「外交行為」;大陸當局認知的「一個中國」是根據憲法,不能違憲,憲法指涉一中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值得關注的是,張志軍表示能理解台灣會認為自己是中華民國,台灣只要承認「九二共識」,兩岸任何政治分歧都可以談。
這裡涉及各自憲法規範及憲政秩序問題。兩岸依據各自憲法規定出發,「憲法一中」預設「國家同一性」的統一立場,應怠無疑義。
但由於兩岸目前處於「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狀態,馬英九主政時期,兩岸均堅持「一中原則」,但對「一中內涵」則有不同認知,也就是雙方具有「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故兩岸可以建立正式溝通機制及展開各領域交流。
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提「憲法一中說」,這與張志軍談可以理解台灣人民認為自己是中華民國,兩者前後相互呼應,從憲法角度思考,如何解決兩岸關係的重要性。
王毅表明期待「台灣新的執政者」依照「他們自己的憲法」,定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不能違反自己憲法的規定」。就此而論,王毅說法是台灣不能違反自己的「憲法一中」規定,張志軍說法是大陸不能違反自己「憲法一中」規定。既往民共兩黨「共去」中華民國;現在則是「各表」中華民國。
如果兩岸當局可以從憲政主義、憲法規範及憲政體制,處理兩岸關係定位問題及相關事務,這樣兩岸就可以找到更多交集。依據兩岸各自憲法處理對岸「一個中國」應不是問題,兩岸以憲治國,自然可以尋求和解共生之道。
就此而論,蔡英文總統提出以中華民國憲法及現行憲政體制,處理兩岸事務,這符合雙方從各自的法律出發,處理兩岸事務的精神。
目前蔡英文總統雖無承認,也不否認「九二共識」和認同及核心意涵,但相較於先前認為「九二共識」是不存在及虛構的,後提到不要用「九二共識」標籤化兩岸關係;指出「九二共識」不是唯一選項;再提出九二史實及九二會談精神;秉持求同存異精神,達成若干共同認知與諒解,已釋放諸多善意。有論者以為,這是「沒有九二共識字眼的九二共識」。
事實上,大陸對台政策表述認為,提出「九二共識」是最大善意與誠意,了解台灣人民對「一國兩制」、「一個中國原則」較不能接受,相對提較多「九二共識」、「一個中國框架」。張志軍與王毅的說法,突破傳統的大陸對台政策論述,對台表達善意。
兩岸若能以雙方各自憲法規定為基礎,發展兩岸關係,這不僅體現習近平揭櫫「以憲治國」的決心;也表示大陸當局更加務實地對待中華民國存在,雖非承認而僅是持緘默立場,但這一轉變卻能逐步積累善意,帶來更多創新性政策思惟,以利兩岸和平穩定關係之維持。
柳金財(宜蘭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