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天之前

文/PM |2016.09.01
1681觀看次
字級

文/PM

◎創作的報酬

我的工作是面向人類的心靈探索,而非對未來的投機。這樣的工作,在時下的流風中,是對我個人的、一種人性的試煉,畢竟能夠從這分工作中得到的回饋,就跟這分工作的屬性一般,是心靈的、非物質的,所有的生活安排必須非常簡約而理智,才能在工作中悠遊迂迴,穿梭在彷彿腦神經結構的繁複之間,並從世界的複雜中提取條理,療癒閱讀者的心智,甚至,與其共同成長茁壯。

是的,在世間的複雜中揀選出心靈簡潔的理則,並以美學的、語言的旋律譜出文字的音樂,便是這項工作的唯一要求。這項要求,對複雜的心智是有難度的,甚至是令其厭煩的;然而我熱愛這種簡單的生活內容,與井然有序的生活結構,因為這種單純無須假借任何所獲,便能使我享受生活的豐富,在世界沸騰般的複雜中,感到衷心的滿足與歡悅。

◎儒學之國

台灣有一群為數眾多、「不畏貧窮」的可敬公民,這是台灣之所以能在經濟困局中,安然穩定社會秩序的最大力量。我們可以說:這群不怕貧窮的人們,才是台灣真正的良知與安定!因為這些人們,確確實實對社會的平穩付出貢獻、為社會的公平慷慨付出正義。

我真的很佩服我們台灣人的骨氣,眼前的台灣,在地的各行各都發出萎縮的乾裂聲,明明絕對多數的人都變窮了,一般常民還是謹守本分,各安其位、各司其職,放眼世界各國,這又是另一項「台灣奇蹟」。我想:台灣,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實的「儒學之國」吧!

◎文明的情緒病

我的朋友:關於服用這類藥物,過來人我有幾句提醒,請你對照你的實際狀況回想一下,或許對你有些用處也說不定。

我們台灣人、甚至所有華人,多數都有「諱疾忌醫」的習慣,尤其對情緒疾病更是如此,因而在服藥方面就顯得不具備常識。其實西藥雖然收效較快,卻也跟中藥一樣,效果都是「累進式」的。也就是說即使是西藥,也不可能在幾天內全然紓解你的情緒問題,一次服下十天份的藥物,只是在一個晚上就對你的臟器造成傷害,除此之外,你的困擾並不可能因為這樣的服藥方式,在一個晚上獲得任何改善與解決。

另外,成天上網並非消解情緒問題的方法,對你而言,眼前迫切需要的,就是讓自己與「現實世界」產生「真正的連結」,比如空閒下來,不要上網、看書或做無濟於事的回憶與思考,而是讓自己趁著空閒出門逛街閒遊。在路上看見自己很想吃的食物,就推開店門,找個窗景好的座位,點幾樣自己覺得好吃的食物,一邊享受、一邊瀏覽窗景與形形色色的人們,發發呆、聽聽餐廳裡舒緩的音樂,覺得充分放鬆了,再推開店門,回家或繼續自己的都市閒遊。

在這之間,尤以「步行」最能收效,當我們的雙腳確實踏在地面、走在路上的感覺,以及沿途所見的風景,會使人感到一種安心的「現實感」與「存在感」,確認自己是這個真實世界的一分子、自己就在其中。這也就是很多人選擇慢跑或散步,作為健身運動的原因之一。

在步行或慢跑之間,我們腦子裡不切實際的空想自然會變得模糊,甚至隨著步行或慢跑的時間加長,那些因想像而生的問題都會接近消失,假以時日,一種明晰的、重新判斷人事物的視點會在腦海間浮現,加以呼吸與心跳帶來的舒緩感與腦內啡的分泌,我們身體與心裡的負荷都會獲得緩解。

如果說眼前的你有急需的待辦事項,那便是學習如何善待自己,而思考對眼前的你來說,絕對是一種自我傷害,請多做一些具有「現實感」的放鬆活動。

◎放下工作的急迫感

在無可預料的生活中,身心的平衡是最重要的。往年彷彿燃燒般的投入工作,對現在的我是相當可怕的,那種屬於青春的、對未來的狂熱,應該從我的人生中退潮了。畢竟工作不該是生活的全部,也沒有人能強制我們該如何完成工作。當有一天你真正暫且拋開工作,你會確實體認到世界的豐富。

在這個時代,如何於工作中悠遊迂迴是一種智慧,也是我們從校園步入社會之後的第一課,因為就一般人而言,心靈無法乘載健康失衡的重量;相對的,身體也支撐不住心頭的重壓,即使聰慧過人如尼采,也要為自己執著的「超人說」,在人生的中途壓垮自己的心智,甚至因此引來生理的全面敗壞、抑鬱而終。

如果你的理念或者夢想,為你帶來這樣的人生,當真值得嗎?平凡卻自在的生活又可恥嗎?其實尼采單靠自己的才智,便足以為他帶來輝煌的人生,然而他為了理念,捨棄生活的休息調養,選擇需要別人照護的後半生,這是一個年過三十的稚子才會做的傻事吧!所以當你需要休息的時刻,別忘記在工作的間隙偷閒一下,眼前的4G時代,你的主管、你的老闆已經夠緊迫盯人了,何苦連你也不放過自己?

◎給拒絕長大的男孩們

勇敢面對陳列在你眼前的門,為自己的未來選擇一扇只屬於自己的門,入門而去。因為無論門上標示著什麼,都可能是別人的智識所見,或者無聊的塗鴉,無法與你產生確實的關聯。

我們每個人每段人生的驛站,都會有幾道考驗眼力與智力的門,當你面對這些門,他人的標籤或慧見,其實無法左右你心中的直感,更不可能改變你的決斷。你只能單憑自己相信的人性與人生,透過下視丘所見的未成形影像,走進其中的一扇門裡,親自體驗入門後的旅程,才能在下一個驛站,再次步入只屬於自己的門,繼續前往另一個驛站的抉擇之間。

這是人類生活不得不面對的難題與樂趣,因為沒有人能夠拒絕長大,我的年輕人,《拒絕長大的男孩》(註)並非喜劇,你期待的不會是那樣的生命與人生。我們只能參酌前人傳承的智慧,依憑自己的經驗與智識,勇敢地從中驗證出一道又一道只屬於自己的門,遊歷只屬於自己的人生,擁抱自己的歡悅與悲哀。這是自從文明萌芽以來,人們無從拒絕的猜謎與獎賞,當然,也是迷宮般的試煉。我們只能由入門後的旅程得到自己的人生、獲取自身的洞見與價值,為下一個世代的文明傳承經驗與智慧。

我們的選擇將讓我們親見文化的多采與斑斕、詭譎與雜穢,這是每個人生都必須具備的思考與行動的勇氣,對選擇懷抱恐懼只會讓我們變得軟弱不堪,以致無從承受時間之輪的持續滾動。所以,只要找出你真心期待、只屬於你的那扇門,你便該帶著勇氣入門而去,因為你的果敢已是你送給自己的見面禮,足以面對生命的豐富與善變。

*註:《拒絕長大的男孩》,坎城金棕櫚獎名片,原著小說為德國名作家、一九九九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Günter Grass(鈞特.葛拉斯)的代表名作之一,原著書名直譯為《錫鼓》,中譯又譯作《鐵皮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