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過年總是吃吃喝喝,和家人從大哥家吃到三姐家,看完電視就租片子來看,偶爾出去逛逛,風景區又是人擠人。多年下來,過了一個年,身材走樣不說,腦袋空空一點也沒有長進,新的一年就從身心的疲憊開始。好友嘉琪聽到我呆瓜式的過年法,就一付不可思議地看著我,對她來說,過年是掌握一年好的開始,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體力當然也要準備了。所以,每年的過年,她早已安排要讀哪些書、做哪些事,甚至於去當義工。一談到讀書,對不怎麼喜歡讀書的我來說,似乎引發不起任何「見賢思齊」的動力。後來,嘉琪才決定今年要帶我到一個鬧中取靜,又可以增廣見聞的好地方。
在今年年初二,我跟家人分道揚鑣,決定過一個不一樣的年。帶著一顆期待又盼望的心,來到嘉琪所謂的好地方,原來是一座頗負盛名的佛寺,雖然人潮很多,但氣氛就是祥和多了,更多了一份逢人便問候的親切感,剛開始讓我十分地不習慣。嘉琪告訴我,她是由報紙上得知該寺院在過年期間,舉辦一場為期一個月的文教展,將有許多的出版品與好書要送給大家,因此機會難得。果然一來到會場,頓時安靜下來,淡淡的咖啡香瀰漫整個空間,耳裡傳來悠揚的輕音樂,文教區的會場與外面果然不同,走著走著我的目光被一幅大標語吸引著,上面寫著:自覺的教育—從生活細節中找回自己,走近一瞧,原來是佛學院的展覽區。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拉著正埋首於書海中的嘉琪,直奔此一展區,在佛學院同學親切的招呼與引導下,我們才了解,所謂自覺的教育就是認識自己、改變自己、肯定自己的教育理念,從生活中的小細節開始做起。同學並邀請我們坐下為自己及他人泡一杯茶,並且拿一杯茶和現場的參觀者結緣。老實說,第一次奉茶給陌生人,心中有些遲疑,後來看到接受奉茶的人,驚訝與歡喜的表情之餘,自己才深刻體會到施比受更有福。佛法原來就在生活中,自覺的教育無所不在。
(桃園縣/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