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與計程車的爭議愈演愈烈,雙方各提出優缺點論戰,這是政府的難題,不依法究辦、不快刀斬亂麻,想要討好兩方,落得兩邊都得罪。
Uber出租車經營模式,遊走於法律邊緣,影響傳統計程車司機的生計,政府任其存在,計程車司機當然無法接受,才會向相關部會抗議。
隨著科技進步,以往隨手招呼計程車,演變成由網路公司透過APP媒合,成為乘客與出租車的媒介。
Uber引進台灣,因資訊下載方便,立刻攻占汽車租賃業。Uber多提供高級車款,中級車款車資比計程車還便宜,可說是「高享受,低收費」。
加上貼心服務,幫顧客開門、撐傘、提供礦泉水等,以客為尊,吸引不少客層。但卻不受法令約束,相較於運匠處處受限,非常不公平。
計程車是特許行業,必須考取職業駕照及申辦營業登記證,定期體檢、不能有前科、幫乘客保意外險,最重要的是繳稅。Uber只要一般駕照,等於是「白牌車」,無須證明是良民,缺乏管控,乘客安全沒保障。
重點在於,政府設立計程車的規範,想踏入這行業,就應遵守法令。換言之,在尚未修法或立法之前,Uber租車等於違法,政府一再縱容,對計程車司機如何交代?
不可否認,計程車問題不少,素質也有待提升。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計程車應提高司機素養,改善服務品質,才能免於被時代淘汰。黃誠(台北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