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非法漁勞事件多,屏東琉球籍漁船「勁滿六六六號」因非法捕鯊,近日被索羅門群島開罰一千二百萬元;此外,距離歐盟給的紅牌大限將至,漁業署長陳添壽指出,符合環境保育的漁業將是國際趨勢,漁業署除了修法之外,也將加強執行,爭取解除黃牌。
「勁滿六六六號」今年四月進索羅門卸魚時,被當地漁業部門查獲違禁的鯊魚翅,函送當地檢察署處理,索國近日來函要求本月底前支付索幣三百萬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二百萬元),否則除了扣船,船長還可能面臨徒刑。
漁業署資料顯示,這不是我國第一次到其他國家港口卸魚時被查獲不法漁撈,過去船主皆是依當地裁罰標準付錢了事;歐盟執委會去年十月宣布將我國列為打擊「非法、未報告、不受規範漁業」黃牌名單,今年六月又警告,若無作為,九月將進一步給「紅牌」,抵制我國海鮮。
對此,陳添壽說,七月通過「漁業三法」只是第一步,這一個多月來,持續落實監測機制,目前電子漁撈日誌裝設率已經達到近百分之百,也將與更多國家如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以及韓國、新加坡等洽談國際漁業合作,共同把關防堵不法。
琉球區漁會總幹事蔡寶興表示,歐盟對世界市場影響很大,如果被祭出紅牌,可能整個遠洋漁業就完蛋,建議漁業署到各區漁會說明現在國際很重視漁業保育,以及新修訂的漁業三法,未來遠洋漁業如何運作才不會不小心觸法等,讓漁民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