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時間十五日的奧運有連台「飛毛腿」好戲登場,牙買加波特是不是能連續第三屆封王奪金,上午八時要先通過複賽,接著上午九時二十五分決賽再和其他七位決戰爭金。
每屆奧運男子一百公尺決賽,總是「焦點中的焦點」,奧運發展一百多年至今,從最早只有田徑、游泳、舉重等幾種運動,增加到目前二十八種運動,三百多項比賽,三百多面金牌;但一百公尺決賽金牌,永遠被認為奧運含金成分最高的一面,一百公尺金牌主,也被認為是當屆奧運第一人。
二○○八年北京奧運出現一顆「新彗星」,來自牙買加的波特,像閃電一樣在北京包辦了一百公尺、二百公尺、四百公尺接力三面金牌;四年後倫敦奧運他又複製了一次,包辦三金,他一向很有自信,發言奔放,在里約表示:「我既然到這裡來,就是要帶回這三面金牌。」
他如果真的包辦九面金牌,將創體育史上新紀錄;但他今年狀況有點撲朔迷離,他曾受傷,傷後比賽較少,最佳成績一百公尺九秒八八,二百公尺十九秒八九。這兩項成績都比不上美國蓋特林、梅里特和布洛梅爾,誰會是金牌得主各界找目以待。
波特曾在世界田徑錦標賽起跑時偷跑被判失格,這四位選手在今早的複賽會不會出意外?三組複賽中有兩位中國大陸選手:蘇炳添、謝震業,兩位日本選手:山縣太亮、劍橋飛鳥,及一位伊朗、一位巴林,總計六位亞洲選手參加,他們有沒有人跑進八人決賽,也是衡量亞洲飛毛腿和美洲飛毛腿較量的觀測站。
蘇嘉祥(台北市/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