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樹(中國文化大學講座教授)
任何組織運作都需要良善經營,樓起樓塌往往須臾間,制定決策更需謹慎,企業、非營利組織、政黨或國家均然。究其實質,組織要能良善及永續經營,或要快速變革成功,皆需回歸中道。
一般組織不能良善及永續經營,或經營失敗必須變革,有其共同因素,都是組織領導者或成員思惟言行,組織文化偏離中道。
組織運作與經營都能依循中道,運作必光明正大,組織文化必公正無私、悲智雙運、自利利他,結果必然平衡、和諧及圓滿。這就是有其因必有其果之根本道理。領導者與成員財迷心竅或權迷心竅,自以為是。最後必然自食惡果,全體成員蒙受災殃。
組織要良善運作、回歸中道,不僅組織要明確定位,願景要力求宏觀及前瞻,兼顧理想與現實、理性與感性,不只追求組織競爭力,更要著重吸引力,讓人既畏又敬、口服心服、還想親近。
型塑中道經營理念時,須本著開放與競合,要開啟智慧與遠見、放下執著與短視,開放心胸、真心傾聽、察納雅言與博採眾議。理念必須競合,要優質競爭與誠意合作,絕不惡性競爭,或惡意打擊或打倒對方,以免遭致怨懟與災禍。這樣的願景與理念才符合中道。
擬定核心價值時,兼顧科技與人文。善用科學與技術,植基創新與卓越,為企業與經濟,創造最大利益,追求最大競爭力;也善用人文與義理,深植誠信與倫理,為組織與社會造就最大祥和與價值。
擬定重大策略時,必須以實現願景為主要戰略,據以擬定短中長期重大戰略與目標。至此,是屬於領導者或領導階層之主要工作。接著督導執行階層,根據願景、理念、核心價值所形成之短中長期戰略與目標,研擬包括人事時地物之行動方案。
實際執行時,善用機制、鼓舞人心,配合環境不斷檢討改進、適當調整或修正戰略、計畫與行動方案。只要無私無我、光明正大、自利利他、民胞物與、天人合一,所展現之組織文化,組織運作就能愈走愈光明、越平衡、和諧與圓滿。
組織變革亦然,組織呈現危機,必是偏離中道所致。領導者要變革,必須先摒除己見與成見,不推卸責任,帶頭自我徹底反省與檢討,找出問題之關鍵,善用機制、對症下藥,才有成效。
組織變革也須回歸中道,評估內外環境,描繪變革後之明確願景,型塑理念、價值、戰略,釐訂組織變革重大計畫與行動方案等,變革才會順利。
變革是否圓滿成功?主要繫於領導者能否大力鼓舞人心?並能否喚起追隨者同心協力、眾志成城,展現共同的意志與行動。
中道者,靜者一念不生,動者萬善圓彰;放之可彌六合,退之卷藏於密。也是中庸之道、中和之道、中道實相,人人本具清淨心之具體展現。偏離者,離樂得苦;回歸者,離苦得樂。任何組織與個人都一樣,這也是孔子所說,吾道一以貫之之主要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