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桃園國際機場,遠遠看見一位袈裟飄逸的法師在等候,內心一股安寧祥和之感,沒到佛光山已有回家的感覺。抵達佛光山,燈火輝煌。初來乍到,沒有陌生之感。內心慨嘆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義工周 做中學
我們來到佛光山,彷彿夢境一般。第一周做義工,在齋堂行堂,彷彿看到大師年輕時,曾為成百上千的徒眾行堂矯健身影。
在後廚洗碗,彷彿又見寒冬臘月,大師在冰冷的池水中清洗碗具;在滴水坊用餐,好像看到當年大師早年弘法艱辛,食不果腹,飢餓暈倒路旁的虛弱身影。
這裡每個人的言行、每一次的問候與微笑、每一方建築與一花一木,彷彿都向我訴說藏在我心底諸多關於人生的疑問,在這裡都不解自破了。
天不言,地不語,佛光山就是真理法身啊!
於是我認真洗碗、認真行堂、認真出坡,愈投入學到的愈多;愈心甘情願愈歡喜。
主題周 學中做
主題周法師們的講授,再一次升華我對人間佛教的體悟。在大師接心開示中,從青年的愛情觀到到青年的信仰,大師如同爺爺一樣,循循善誘,殷殷叮嚀。維摩居士「一默一聲雷」的故事、「青年不要急著找愛情,應該急著尋找智慧」、「人什麼都可以沒有,不能沒有慈悲」……這些活潑智慧的故事,醍醐灌頂,在心中久久回盪。
童子 躬逢勝餞
在大學裡標榜思想自由的我,對跪拜、磕頭儀式不以為然,認為是神權時代的殘跡,然而,我始終無法忘記走進大悲殿那一刻,對我心靈的震撼。觀世音菩薩聖像手持淨瓶楊枝,聖潔莊嚴。來到她座前,就像置身佛國淨土,油然升起恭敬禮拜之心。供養的每片花瓣都是點滴心法,每次禮拜,都是無限的懺悔與感恩,人們在這樣的儀式中淨化心靈,學會恭敬、謙卑。原來佛菩薩不需要跪拜,是人需要。
讚歎大師的大智慧,一句「慚愧感恩大願心」,道盡多少心聲。人只有先升起慚愧之心,才會慢慢學會感恩、知恩圖報,最後直至發大願心具大願力。來到佛光山,感受無比慚愧。慚愧自己何德何能,慚愧自己品行缺漏,不能圓滿處事;慚愧自己心意朦朧,缺乏善巧慧解,與佛法相應。
徘徊佛光山寺的山門口,我久久不願離去,記起大師初到這座山,親見諸多龍天護法向他招手,決定在荒山上開山建寺。我抬頭仰望天空,希望龍天護法也能示現。
但我決眥欲裂,看到的仍是朵朵白雲,天空湛藍,不無失望,猛然想到,為什麼一定要執著找龍天護法的示現?我就是護法啊!
佛光山義工菩薩,個個不都是護法嗎?來到佛光山的青年,傳播「三好」、「四給」、「五和」,弘揚人間佛教的使者,也都是護法啊!美哉,人間佛教,與天不老!壯哉,佛教青年,大愛無疆!
石露(大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