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指考昨日放榜,有六所學校招生缺額率超過五成,整體來看,首度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日前受訪表示:「台灣非常、非常不國際化,心態比大陸還保守。」原因是台灣「害怕」好人才來台,更怕招收好學生,也擔心外來人搶資源,尤其怕陸生,實在「太沒出息了」,談話內容切中台灣目前民粹鎖國的封閉心態與政策病灶,值得新政府深切檢討。
令人不解的就像開放大陸客觀光一樣,招收陸生,不是可以解決生員不足問題嗎?可是包括執政黨在內的某些仇中人士,為反而反的排斥陸生,開放幅度小到不能再小,又「三限六不」,簡直是抹殺大學救亡圖存的最後生機,這種不明究理的心態,真是可議。
他們擔心陸生搶工作機會,台灣若能吸引陸生長駐,不也表示我們的實力依舊傲人?真正教人擔心的,是沒人想留下來,當台灣沒比大陸好的優勢,陸生又何需捨近求遠?
我任教的大學有不少陸生,他們求學態度積極認真,相較每天滑手機不求長進的本地生,就像注入清新活泉一樣,激起台生急起直追的競爭意識。
當大家高喊立足台灣,放眼國際的口號時,我們希望台生被保護的奄奄一息,抑或有外來刺激,變得生龍活虎呢?
鍾邦友(高雄市/大學兼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