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薰陶 孩子們的流動盛宴 文/南西大爺 |2016.08.07 語音朗讀 191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從小接觸藝術,給予孩子想像的自由。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去一個美術館消磨一下午,絕不會空手而歸。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藝術不應存在於課本中,任何地方都能體現藝術。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文/南西大爺 在巴黎,看展覽不只是消遣時間的娛樂,而是探索文化的大事。所以在巴黎念藝術和時尚這類學科最大的好處,一是學校總費盡千方百計鼓勵你去看展覽,獎勵你走進博物館;二是教授甚至希望你多去逛街,花些時間散步閒晃,沒有指定的目的地。 畢竟這個城市,就是一襲流動的美學。 博物館裡的校外教學 流連博物館、展覽的時間多了,自然能放慢腳步、心態,除了將每個展品看得仔細透徹,還能悉心留意身邊的人文景色。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發生在巴黎時尚織品博物館裡。 一群大約五、六歲的小小孩,跟著學校老師來到展覽的一處小角落,老師以對大人說話的成熟語氣,詳細介紹展品,也說明展覽的背景與歷史。孩子個個專注聆聽,每一張小臉都瞪大了眼睛,靜得足以想像他們腦袋裡正在劇烈轉動的小小世界。 接著,老師要他們拿著手上的小畫板和鉛筆,在展覽裡找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服裝款式,並將它畫在紙上。孩子們開心地一哄而散,小小的背影,安靜地在展廳裡穿梭,有些人或坐或蹲,窩在地上認真作畫;有些則像資深藝評家,小手貼在透亮玻璃上頭,聚精會神地盯著這些櫥窗裡的古老布料,好似就要穿透裡頭的光影變化。 過了好長一段時間,當我逛了一大圈又回到原點,孩子們早已風光完成他們的時尚探索,正和老師、同學輕聲討論著自己的獨創作品。那不只是孩子們發表想法的自由講堂,每張好奇的臉龐,每個奔騰的小腦袋瓜,吐出的每一句天真與自信,才是美好而踏實的教育啊。 如果藝術教育必須從小開始,那麼城市中隨處可見的各種博物館,不正是最好的教室?與其讓孩子死記硬背那些藝術史與畫派,不如讓孩子用他們純白的心去記憶那些美感,思考這些藝術創作,讓想像力沒有束縛地運作。 人在思想自由的時候,總能綻放最不可思議的能量。何不讓孩子無拘無束地享受藝術?或許他們的眼裡能發現更偉大的世界,又或許他們能和美學、美感共同成長,然後成為比我們都更加細膩溫暖的人。 讓「藝術」不是「科目」 「你覺得你們所接受的藝術教育,有何特別之處?」我正在九區的咖啡廳喝著沁涼白啤酒,突然問了好友HC這個問題,癡癡望著隔壁桌那個安靜吃著甜點、看著梵谷畫冊的小朋友。 「其實,我不覺得我們的藝術教育有太過特別之處。不過,在巴黎出生、成長、生活,就是我們最好的藝術學習。這個城市讓我們隨時沐浴在藝術氛圍之中,不論是父母或小孩,不論性別、年齡、種族,巴黎給了我們無窮無盡的藝術靈感。正在街邊咖啡廳寫作的可能是位作家,藝廊前喝著白酒的也許是位畫家,地鐵站裡即興演出的街頭藝人可能是正在尋找自我的知名首席小提琴手。 「每一周、每個月,巴黎都有新的展覽、新的表演,我們隨時能去聽場音樂會,也能去學舞、去博物館看畫。這個城市的藝術美感,幾乎時時刻刻都能無意識地感受到。 「或許就是這個原因,學校老師很自然地將這樣的藝術訓練帶到課程之中;父母與小孩的談話內容,也很自然的提到音樂、繪畫、雕塑、烹飪;藝術對我們來說不像一個『科目』,它是生活的一部分。」HC流暢地描繪著這個豢養他的城市。 我們很有默契地抬頭一望,一旁貼得滿滿的廣告海報,張張都是充滿概念的視覺設計,樂團即興演出就在街角,玫瑰花的小販正好路過。而我們剛逛完位於布洛涅森林,被稱為「巴黎新地標」的路易威登基金會博物館,心滿意足地看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築工藝,也看了一輪精采紛呈的當代藝術展品;或許,這就是巴黎與藝術難以言傳、只容領會的纏綿繾綣。 (摘自《在哪裡,都能當個巴黎人》,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南西大爺 (Miss Nancyelle) 陳南君,網路世界的南西大爺。政大畢業、留法碩士,現在是個熱衷寫作的行銷人,作品散見於各大網路媒體與報章雜誌。 一直是個夢想家,堅信美學、自由、善良和思考的力量。畢生職志是窮盡氣力將人生過得更加幸福美好,並以直率真誠的筆觸,記錄世界上所有溫暖人心的事物。另著有《這些地方,只有巴黎人知道》。 前一篇文章 盡其在我 完整和祥和的源頭 下一篇文章 職場人生 狐獴大叔面試記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4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5【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6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7人間佛教學術工作坊 探索實踐路徑2025.05.0308【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9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2025.05.0310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投向媒體】避免更多受害者【畫中有話】具象化我的內心世界【一舉兩得】功利性步行【此情此景】茉莉花【愛與犧牲】犧牲的媽媽 愧疚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