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嘉義訊】一名罹患僵直性脊椎炎二十多年,合併頸胸椎駝背變形的五十三歲李姓男子,三月間幫同事拉樹籐導致頸椎骨折,因骨折不斷移位導致變形更加嚴重,下巴越來越靠近胸前,且頭歪向右側,手術困難度大增。X光檢查發現骨折處明顯前後錯位,核磁共振檢查顯示脊髓神經受到壓迫。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簡瑞騰,利用罕見的「頸胸段後凸截骨矯正術」,術後第十天,再度進開刀房,簡醫師從頸椎第三節到胸椎第三節植入鈦合金鋼釘做內固定術。兩次手術都驚險萬分,所幸過程順利,恢復迅速,李先生可以抬頭挺胸,昂首闊步。
簡瑞騰指出,「頸胸段駝背截骨矯正術」的案例,國內外的報告極罕見,此類個案原本就不多、手術困難度高、危險性大、內固定器不夠牢靠。
這樣艱鉅的手術要成功,除了醫師累積豐富臨床經驗,還要術前詳細評估、術中神經監測、術後醫護團隊協同照護,病人也要配合醫囑,穿戴外固定器至少三個月。
簡瑞騰建議僵直性脊椎炎患者,一定要勤做復健運動、避免不正常姿勢或外傷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