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兩年多前自烏克蘭手中奪回克里米亞半島時,以歷史前例及公投結果為藉口。許多國家則認為,俄國此舉是具有侵略性的兼併。相關爭議已經平息,跡象並顯示,國際社會已經接受克里米亞是俄國實質領土的現狀,然而地圖製作的問題仍未解決。
《華盛頓郵報》報導,谷歌地圖七月二十八日以新名稱更新俄國與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地圖,引起俄國人的強烈不滿。烏克蘭國會去年四月通過一項「去共產化」法案,主張刪除烏克蘭領土的蘇維埃象徵與名稱。谷歌地圖更改克里米亞名稱是對該法案的回應。烏克蘭官員明白表示,克里米亞半島的街道名稱也應該更改,藉此反映當地的韃靼淵源。
俄國克里米亞部長會議副主席波朗斯基表示:「這些人是地圖白痴。」克里米亞總理阿克瑟諾夫則說,谷歌此舉是「俄羅斯恐懼」心態作祟。
這些名稱似乎已於二十九日恢復原有的名稱。谷歌的俄國新聞部已經證實恢復舊稱,但未說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