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時期,幾乎每個小孩都用過「一哭二鬧三耍賴」的方式來表達需求,試圖向大人要求各式各樣的東西。
長大之後,我們不太會用這種方式來無理取鬧了,但這就代表真的成熟了嗎?其實,不盡然。現代人常抱怨自己擁有的少,羨慕別人得到的多,總是怨天尤人,忘了回過頭來看看自己其實擁有的已經很多了。
懵懵懂懂的升國中後,常常發現「比較」竟然變成「生存之道」,許多人常以「別人也有」這句話來換取渴望的、想要的東西,但是每個人的出生、背景都不同,怎麼可以做一樣的要求呢?
某一年冬天,寒風刺骨,媽媽和我一同出門採買生活用品。天寒地凍,一陣又一陣的冷風朝著我們拍打,像是在怒吼一般,頓時,前方有一個黑影,近看才發現是個穿著單薄的阿伯,正縮著身子在發抖。
這麼冷的天,阿伯依然辛苦的用布滿厚繭的雙手做回收。看到這個畫面,我不忍心的紅了眼眶,於是媽媽和我便把身上所剩的金錢給他,並拿出剛買的麵包跟他分享。阿伯原本無助的表情,也被我們的舉動而改變了。
日後,我只要經過那個地方,就會停下腳步找阿伯的身影,關心一下他的近況,有時也會整理一下回收給他,讓他可以多增加一點收入。
有時我們想要的東西很多,甚至會感到不滿足,但是仔細想想,其實這世界上還有很多人連正常的生活都有困難,想到這裡,我們還有什麼資格抱怨擁有的太少呢?
電影《阿甘正傳》曾說:「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會吃到什麼口味。」珍惜現有的,會比去揣想未來更重要,我們都應該要懂得珍惜,好好把握當下,讓心中充滿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