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際廣播電台日前播出文化評論家安東尼林祖強,就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二十四屆世界美術館博物館大會,發表的評論和訪談,高度肯定了星雲大師對佛教的歷史性貢獻和在兩岸和平上的影響力。
安東尼林祖強在評論中指出兩點:一是佛光山用藝術作為載體在世界各地弘法,國際性和在地化兼容並蓄。二是佛光山與中國大陸社會的情誼在兩岸關係大環境的波動中依然牢固。
評論和訪談,對佛光山人間佛教的可持續弘法意義重大。星雲大師將佛陀的本懷與當代社會的關切,創造性地結合起來,建立了繼六祖慧能大師之後,漢傳佛教的新里程碑。
這座里程碑必須要有地基,和文字作品一樣,博物館也是地基的一部分,展品有具象的,有抽象的,有啟發性的,有圖解的。
後輩只有通過這些檔案和文物實證,從不同層面,將大師的佛教信物裡的精神和自己的佛性聯繫起來,世世代代在星雲大師這座里程碑前尋求指引,薪火相傳大師的人間佛教。
所以對里程碑的信仰和尊崇,是不是能牢固地建立在國際輿論的共識裡,能不能在國際上在地生根,關係到人間佛教的永續傳承。
評論認為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一方面通過藝術表達佛陀的本懷和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的核心精神,另一方面追求藝術種類的豐富和藝術品質的精到。
佛光山用藝術作為載體,讓佛光山版的人間佛教通過英國、瑞士和法國等地的美術館,被民眾看到及感受到,這是國際化。同時在題材、藝術語言和風格上,融入適合各國文化特點的作品,這是在地化。
評論的另一個重點,是佛光山在兩岸關係上深厚淵源,在政府間大環境遇到風浪的時侯,佛光山兩岸的信徒依然是一股凝聚兩岸人心的力量。
這次在米蘭,中國大陸美術館、博物館的同行,一看到佛光山來的法師,滿心歡喜,熱情地招呼著一起拍照。
在這種氛圍中,台灣五個美術館組成的代表團,顯然受到了北京贊助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美術館博物館大會專業而友好地接待。
佛光山海外都監院院長滿謙法師,在米蘭聯合國世界美術館博物館大會期間,向安東尼林祖強詳細介紹了星雲大師和佛陀紀念館,並陪同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張譽騰、國立台灣博物館的館長陳濟民、台灣文化部資源司司長陳冠甫、駐義大利台北副代表謝俊得、佛陀紀念館副館長如元法師與有賢法師參加深入的廣播訪談。
作為評論工作的補充,這些訪談成為社會共識的一部分,為後人繼承星雲大師創造性的佛學體系和發展人間佛教,在世界各地的社會參與,提供了國際輿論界、藝術機構和台灣外交界、政府部門各方面的依據和參考,意義重大。
安和(法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