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陸客團火燒車二十六人罹難,顯現國內遊覽車管理漏洞,交通部長賀陳旦昨表達「非常沉痛」,並提出三大改革對策,包含全面抽查並加強規範、公布優劣質遊覽車公司名單、動態追蹤駕駛行為,要讓旅客知道來台灣是安全的,不能因此喪失信心。
賀陳旦說,這起意外沒有一人逃出來,會讓全世界旅客對台灣產生質疑,遊覽車業必須得到教訓、深切反省,不能讓台灣旅遊業因此蒙羞。針對今來台的陸客罹難者親屬,賀陳旦指將「一對一服務」,盼能最完整接待。
這次火燒車源頭指向電器設備,學者紛紛質疑台灣遊覽車「客廳化」,車內充斥USB、卡拉OK、大電視等視聽設備,駕駛座旁還有飲水機,於車輛出廠時審驗的財團法人車輛安全審驗中心(安審中心)卻無明確的電器設備規範。
賀陳旦說,即日起全面抽查遊覽車內設備安全,三個月內正面表列車內可安裝之電器設備。未來車輛登檢領照時,安審中心也須與公路監理機關共同抽查四分之一車輛。
第二、交通部將在一周內公布優質遊覽車名單、一個月內公布「劣行排行榜」,有別於交通部每年二月及八月公布遊覽車「事故」名單,今年八月起將遊覽車公司超速、闖紅燈、疲勞駕駛等紀錄都列表全揭露,「用消費者的力量監督」。
第三、台灣已有七成遊覽車裝設GPS,原意是監督是否疲勞駕駛、偏離車道,但未必每家公司都會落實追蹤。賀陳旦說,未來GPS動態追蹤列為遊覽車公司評鑑項目,並於一個月內公布優質名單,同時將建置「雲端中心」成立動態控制中心,即時掌握駕駛行為,公路總局將於兩個月內提出計畫,逐年編列預算。
賀陳旦說,依法規定要有三十輛遊覽車才能成立遊覽車公司,但國內九百三十六家遊覽車公司,只有一百三十二家有三十輛以上的車,八成公司的車都因出售、報廢而減少;賀陳旦坦言遊覽車公司長期以「靠行」方式經營,駕駛管理、設備投資要求不足,將鼓勵業者透過品牌化經營做得更好。(相關新聞見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