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件國寶 人氣勝翠玉白菜

 |2016.07.21
1033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談到故宮國寶,多數人只想到翠玉白菜、肉形石或富春山居圖。其實故宮珍藏七十萬件文物,許多珍貴國寶迄今還未輪到展示機會。故宮文物月刊本月滿四百期,推出特輯「百珍集萃」,挑選一百件觀眾較陌生的故宮文物,介紹給讀者。

故宮前院長馮明珠曾任故宮文物月刊主編。她主編第三百期時,決定開闢「每月一寶」專欄,介紹故宮內具明星相、知名度卻還不足的文物,希望開發翠玉白菜以外的「人氣國寶」。這些文物成為這期「故宮新一百國寶」的基礎。

這一百件文物包括書法、繪畫、圖書文獻、玉器、銅器、瓷器、珍玩等。馮明珠表示,這些國寶是由各領域的故宮研究員,根據稀有性、藝術、歷史與人氣等原則,「通過激辯、達成共識」選出。

翠玉白菜本是清宮內的盆景珍玩,清代流行裝飾性的人造植物盆景,運用各種玉材模擬真的植物種在花盆裡。此次「百珍集萃」選出和翠玉白菜系出同門的「萬年青盆景」,以青金石、碧玉和色彩質感近似寶石的玻璃製成。萬年青盆景有「長青不凋、萬載清平」的象徵意涵,深為乾隆皇所喜。這件國寶當年在清宮的地位,可遠遠高過翠玉白菜。

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親筆供詞,也在此次「百珍集萃」之列。馮明珠表示,這份供詞並非清宮舊藏,而是故宮來台後,攻破太平天國的湘軍首領曾國藩後代,捐給故宮的「祖產」,背後有一段動人故事。

原來李秀成被俘後,在曾國藩審訊下寫了五萬字供詞。但他的供詞令曾國藩不滿,刪改重寫後再送給清廷,原稿存於曾家。抗戰逃難時,曾家後代沒帶任何金銀珠寶,卻帶走曾國藩所有文獻史料。一九六二年,來台定居的曾氏後人曾約農,將李秀成供詞原稿捐贈故宮,這份輾轉於烽火的重要史料,終於有了安身之處。

「百珍集萃」中的另一件文獻「袁世凱賀隆裕太后壽國書」,同樣深具歷史意義。隆裕太后是頒發退位詔書、結束清廷兩百九十六年統治的代表人物。她退位後依據「清室優待條例」,暫居紫禁城,享外國元首之禮。

民國二年隆裕太后誕辰之日,時任民國大總統的袁世凱派秘書長呈遞國書,以「大中華民國大總統」的身分致書「大清隆裕太后陛下」,見證民初新舊政權同時並存的特殊歷史時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