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生│物 月落烏啼的水烏鳥 鸕鶿 文/陳仕泓 圖/陳王時、陳仕泓 |2016.07.20 語音朗讀 230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月落烏啼的水烏鳥 鸕鶿 圖/陳王時、陳仕泓 月落烏啼的水烏鳥 鸕鶿 圖/陳王時、陳仕泓 月落烏啼的水烏鳥 鸕鶿 圖/陳王時、陳仕泓 文/陳仕泓 圖/陳王時、陳仕泓 我們都聽過〈楓橋夜泊〉這首詩,詩中寫道:「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這兩句談到的畫面,其實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捕魚技術,也就是運用鸕鶿這種鳥來捕魚。 鸕鶿的古名叫做水烏,牠們從小就被漁夫養大,漁夫利用牠們高超的捕魚技術來協助抓魚。夜晚的時候,鸕鶿會站在漁船上休息、睡覺,而牠們在夜晚發出的聲音,讓詩人引發了這樣的聯想。 鸕鶿因為可以潛入水中抓魚,所以又有人稱呼牠們為魚虎。牠們的身體、脖子瘦長,嘴巴也很長,脖子跟頭為扁平狀,有助於牠們潛水時減少阻力。牠們的鼻子具備自動關閉的功能,可以幫助牠們潛水時不被水嗆到;牠們的喉下方有個囊袋,這個囊袋可以幫助牠們把魚裝到裡面,以免讓到手的魚跑掉。 鸕鶿的羽毛有別於鴨子,牠們的羽毛具備吸水能力,可以讓牠們下潛的時候減少浮力。潛水的時候,牠們會利用腳來當作動力來源,腳上的蹼可以幫助牠們在水中活動。由於鸕鶿的體重較重,所以無法直立性飛翔,需要透過助跑才有辦法飛起來。因為羽毛會吸水的關係,所以鸕鶿常常會有晾翅的行為,讓羽毛保持乾燥,減少飛翔時的重量。 鸕鶿是種群聚性的鳥類,因為團結力量大,一起捕魚的成功率比較高,有時候牠們還會跟別的鳥一起捕魚。台灣的鰲鼓濕地每年都會聚集許多的鸕鶿,清晨或黃昏都是欣賞鸕鶿的好時間,牠們會一隊一隊,排列整齊的翱翔在天空。 野外的鸕鶿會選擇在濕地旁的樹木上棲息,所以要找到牠們晚上的棲息處也不會太難,有機會的話,可以在濕地附近找找看牠們的身影喔! 前一篇文章 童畫天地 水彩不透明技法 下一篇文章 創作花園 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期刊專欄2025.11.0303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4十方禪林40周年 教界高僧大德同賀2025.11.0305旅人心靈寶典《365日》 贈台中通豪大飯店 2025.11.0306一針一線60載 林全誠繡出神韻人生2025.11.0307【傾聽你我他】別為金錢傷感情2025.11.0308看見 電子 穿牆而過 2025.11.0309【觀我望己】 追日,散策旅程(上)2025.11.0310【民俗資產】 山林守護者:阿里山受鎮宮2025.11.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快樂塗鴉簿】台灣蔬果 【快樂塗鴉簿】彰化扇形車庫 【天南地北聊音樂】 不是巴哈的曲子 〈巴哈G大調小步舞曲〉【快樂塗鴉簿】幸運【快樂塗鴉簿】夢境旅遊【童詩‧童思】秋天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