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爭取南海談判 應展現巧實力

姚中原(前國防部戰略規畫司簡任副處長) |2016.07.19
1525觀看次
字級

七月十二日的南海仲裁指出太平島是岩礁而非島,一星期來,朝野政黨及社會各界仍十分憤慨。依據國際法,島可主張有二百浬經濟水域,礁則對外僅有十二浬領海。原本台灣漁民可在太平島二百浬水域作業,限縮到十二浬,範圍大幅縮小,衝擊漁民生計。換言之,讓我國喪去南海「主權」與「漁權」的荒謬不公判決,全體國人當然不能接受。

南海諸島長久以來即為中華民國固有疆域,並在東沙群島與南沙最大島嶼的太平島常駐軍力,顯示維護主權決心。二○○○年二月一日,即前總統李登輝時期,政府決定撤回海軍陸戰隊的駐軍,改由海岸巡防署接管東沙與南沙地區。當時此項「換防」主要考量,是希望減低該區域的軍事意涵,並向東南亞國家表達善意。

但十多年來,台灣率先著眼於「非軍事」性質任務,即以處理走私、海盜行為、漁事糾紛及人道救援的和平主張,不只未受到鄰近國家的肯定與重視,甚至被認為是自動退出南海主權的爭取立場,也因而削弱了我國在南海議題的國際談判能力,甚至更有被國際社會刻意邊緣化的趨勢。例如近年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談判和簽署,台灣都是被排除參加的唯一「主權聲索國」。

如何維護南海主權,前總統陳水扁與馬英九執政時期,外交部雖一再重申,不論就歷史、地理及國際法而言,中華民國對南海各群島擁有主權。然而透過上述「外交聲明」、「國外投書」或「登島立碑」等作為,皆無法遏止他國野心。因為各國仍競相在南海探勘資源、填海造陸以及擴充軍備。尤有甚者,菲律賓還曾非法驅趕及槍殺在南海作業的我國漁民,甚至越南亦多次公然侵入太平島海域挑釁我國主權。

當東南亞國家(如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及中國大陸,在南海不斷擴充軍備之時,台灣雖不必與其軍備競賽,但也不能自我以為靠海巡署的武力,就能嚇阻周邊國家的敵意。畢竟海巡署的任務主要為「海域執法」而不在「防衛作戰」。目前海巡署駐守太平島,只有一個加強連兵力(不到二百人),火力只以四○高砲及一二○迫砲為主。換言之,海巡署兵力非國家正式軍隊,要求其擔負太平島保衛任務,並要能發揮強悍的震懾武力,程度仍有限。

荷蘭海牙的常設仲裁法院,在審理南海爭議過程中,未曾邀請台灣參與,也從未徵詢台灣意見,即作成太平島地位的「降格」判決,不只損及我國主權,也嚴重衝擊漁民權益。面對上述不利於台灣的險峻情勢,以及顯然美國只支持菲律賓利益的現實態度,我新政府及蔡英文總統不能再只靠一些「登艦」、「登島」動作,引起國際短暫注意;而必須重新思考並採取更高度戰略作為,才能為台灣爭取未來在南海問題的談判空間。

總結而論,國際情勢已經改變,新政府應有新戰略。未來台灣應展現國家「巧實力」,向國際社會公開宣示,重新派遣海軍陸戰隊,與現有海巡署兵力共同進駐太平島;並設置「南海主權文獻展示館」供國際學者專家登島考察研究。除此之外,未來也可規畫太平島為「軍事觀光區」並歡迎越南、菲律賓、中國大陸等國外觀光客亦到此旅遊。相信透過上述常態性的戰略作為,將可強力增加台灣在南海主權的國際談判籌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