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樹(中國文化大學講座教授)
二○一六大選後,執政黨不顧當前嚴峻內外政經困境,傾全力急著強行通過不當黨產處理條例立法,是否想藉由大家混沌不清、真相不明下趕快通過如國民黨洪主席所講的「抄家滅族」?讓人心寒。
台灣指標民調六月三十日民調顯示,新政府應優先推動的改革,排名第一是經濟與產業(占百分之七十三點五)、其次是食品安全(百分之五十六點五),依序為年金和財政、司法,憲政改革、能源和廢核,排名最後是轉型正義(百分之十三點九)。
可見人民最期待是國計民生改革,讓人不明的是,執政黨將清理黨產列為第一優先。
當初國民黨蔣介石以總裁身分,自大陸運來黃金、美元債券維護復興基地、鞏固台澎金馬免被赤化,堅守民主,才有今天的民主政治與政黨政治,黨產議題因選舉政治操弄,加上媒體炒作,已不符事實真相。
兩蔣以來,長期清理黨產,除其間部分黨主席因各種因素運作,黨產大幅起落,國民黨均對外說明,其餘爭議事件已經司法嚴格檢驗。
二○○○年到二○○一年,經民進黨籍黃煌雄監委全面清查,同時期民進黨執政時,行政院配合清查後明確決定,有爭議黨產透過司法解決,國民黨全面配合,二○一五年底全部處理完畢。
爭議最大的是,國民政府來台初期接收日本房舍。經追查這些財產接收有其時空背景,並無「不公不義」。後續處理最受爭議的是移轉第三人,經追查黨史館歷史檔案,是按戰時官兵傷亡程度與人數,核計移轉給他們,歷史未查明,即予汙名化;其餘的不是政府徵收,就是回贈政府,民國七十六年以前已全部處理完畢。
至於作價轉帳,主要是傳播與文化事業,剛來台百廢待舉,對大陸及海內外廣播宣傳,政府經費不夠,以基地或設施作價移轉抵付相關費用。
至於個別爭議黨產,當初為了配合政策或外交,國民黨因參與投資或紓困蒙受不少損失,宜一併究明,讓全民明白;其餘觸及民刑訴訟,都已經過司法嚴格檢驗,清查完畢;如再有爭議,宜向司法機關舉發,由司法做最嚴格檢驗。
國民黨黨產九成以上由中投及欣裕台兩家控股公司擁有,交付信託,並經勤業眾信會計師查核簽證,年度結算數字直接公布於內政部及國民黨網站。
倘若不當黨產草案加速通過,中投及欣裕台兩公司負債比例高,其流動性問題不僅波及國民黨之存亡、造成黨工退休無著,也會影響金融市場安定;更嚴重的是,國家體制、政黨政治、民主法治、兩岸關係也將不斷起伏與衝擊。
不當黨產條例草案急促推動立法,傷害的不只是國民黨,且會是珍貴的政黨政治與民主法治。未來因不公不義、違法違憲之恩恩怨怨,將禍延子孫。
政黨財產不能不清查,但必須合法合憲。政黨及黨產監督法案,給充分時間,在大家理性、冷靜、客觀下,讓真相更明白。給政黨有更公開的平台,給人民有更多的參與研商制定。
期待睿智的蔡總統及民進黨精英深思,莫因政治利益或一時迷惑,毀法毀憲,破壞了政黨政治與民主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