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最新版台灣腎病年報資料顯示,台灣腎病盛行率雖然趨緩,但仍是世界第一,盛行率最高的是嘉義市;醫師表示,雲嘉南一直是台灣腎病人口最多的地區,主要應與民眾的用藥習慣有關。
成大腎臟科醫師宋俊明表示,腎病成長趨緩,與近年推行尿毒症前期患者照護計畫有關,延緩進入洗腎的時間,但年報顯示,加入計畫的大約只有五成,應該提升到八成以上,才有機會減縮健保洗腎花費。
他指出,洗腎一年花掉健保五百億元,健保署長李伯璋上任力推換腎,但預防勝於治療,不管是洗腎還是換腎,避免讓民眾成為腎衰竭的患者最重要。
國衛院最新出版的二○一五年腎病年報,從二○○○年到二○一三年,每年新增的洗腎患者從每百萬人三一四人,增加到四五八人,平均年增加率為百分之三點三,近三年年增率降為百分之二,盛行率(總洗腎人口)也相同。
宋俊明表示,台灣的洗腎人口無論是每年的新發生數或是總盛行率,一直都位居世界第一,二○○九年與二○一○年,一度傳出降為世界第二,後來檢討應該是腎臟醫學會提供的數字有誤,台灣仍然「穩坐第一」。
他表示,洗腎人口多原因很多,主要為台灣實施健保,加上民眾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像鄰近的日本也是高洗腎人口國家,但以台灣的雲嘉南地區洗腎人口位居「第一中的第一」,一般認為還是與用藥習慣有關,愛吃來路不明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