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之彌高 即之也溫

文/徐梅玉、黃自強、馮昭 |2016.07.10
1967觀看次
字級
美東潮汐湖畔吉野櫻綻放,落「櫻」紛飛的季節,華府總是遊客如織。圖/徐梅玉、黃自強、馮昭
新加坡人行道上遍布不同種類植栽。圖/徐梅玉、黃自強、馮昭
新加坡大樓換「綠」妝取代水泥城堡。圖/徐梅玉、黃自強、馮昭

文與圖/徐梅玉、黃自強、馮昭

新加坡 花園城市 望眼街巷花木扶疏

素有美麗花園城市美名的新加坡,不僅有整齊的街道、現代化的都市建設,綠化工作更是政府要務,雖然面積僅約七百一十平方公里,但行道樹就多達一百五十萬棵,既遮陽又兼綠化之效。

步出新加坡門面樟宜機場,連接機場大道的樹木綠蔭首先向旅人表達迎賓禮,四通八達道路兩旁的各種樹木,頓時讓終年皆夏的新加坡降低不少炙熱暑氣,空氣中也滲出些許涼意。

建國總理李光耀積極致力要把新加坡打造成為花園城市,因此從一九七一年開始推動植樹運動迄今。新加坡常見的花木包括越南黃牛木、黃花盾柱木、勞當紫薇、木棉樹、海杏樹、香灰莉木等,而黃牛木的花朵由於酷似櫻花,也被稱為是新加坡的櫻花。

新加坡不僅有保護生態多樣性的行道樹,也有大型建築物的垂直綠化工程,即使是在商業區中心的辦公大樓,建物外觀也不乏攀爬著各種攀藤的植栽牆。

新加坡國家公園局指出,每年二月底是九重葛開花季節,其他依序是臘腸樹、手帕樹、黃花盾柱木到黃牛木,每年的七到八月則是新加坡的花季。從觀察新加坡多達一百五十萬棵行道樹的節氣變化,誰能說「常年如夏的新加坡沒有四季變化呢?」

上海 最有名行道樹 法國梧桐本名懸鈴木

不少初到上海工作的境外人士,總夢想在早期租界區租間老洋房:打開窗就是成排的綠樹,出門閒步在法國梧桐綠蔭下的老街,拐幾個彎就到霞飛路逛街喝下午茶……

法租界、老洋房、法國梧桐、霞飛路等由電影和小說構築的印象,幾乎成了老上海的關鍵字。而今,霞飛路還是上海百貨商場聚集的繁華商業區,只是路名改成與中共建政歷史相關的淮海中路,名字少了洋氣,添了政治味。還好,霞飛路上的老房子還保留不少,法國梧桐也還在。

「法國梧桐」是世界著名的行道樹,上海的公園和道路旁也常常見到。不過,大陸的研究資料顯示,「法國梧桐」名稱是誤傳,園藝學家陳植確定樹名應該是「懸鈴木」。上海民眾習慣說的「法國梧桐」只是懸鈴木中的一種。

研究顯示,懸鈴木一屬有八種,原產北美洲、墨西哥、地中海和印度一帶。引入中國大陸栽植的有三種。為什麼懸鈴木被稱為「法國梧桐」?原來,這種樹木的葉子似梧桐,被誤以為是梧桐。而上海的「法國梧桐」也不是產在法國。

十七世紀,英國牛津有人用一球懸鈴木(又叫美國梧桐)和三球懸鈴木(又叫法國梧桐)作親本,雜交成二球懸鈴木,取名「英國梧桐」。因為是雜交,沒有原產地。在歐洲廣泛栽培後,法國人把這個樹種帶到上海,栽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一帶作為行道樹。上海民眾就習慣稱之為「法國梧桐」,人云亦云,就當作梧桐樹了。

美東 順應自然 路樹多早於城市建設

華府及鄰近的馬里蘭州和維吉尼亞州就像在森林發展的都市,告別寒冬後、隨處可見一望無際的綠油油樹蔭直衝藍天。和台灣不同,馬路兩旁少見刻意栽種的特定同種類型行道樹,城市的發展順應自然,美東常見的榆樹與橡樹,與在地建設共生。原因無他,這些樹種比人類文明建設都更早在這片土地上成長。

美洲榆樹根深、抗寒,不過,美加地區的榆樹在一九五○年代曾經歷過荷蘭榆樹病,經歷多年滅菌重生,得以繼續在本地綠蔭綿延。

除了自然美,外來刻意栽種的樹種,也讓華府的春天粉嫩如嬌,最知名的當屬潮汐湖(Tidal Basin)畔上千株吉野櫻,這是日本在百年前以「櫻花外交」留下的美好。不過,二戰期間,美日關係惡化,這些落「櫻」繽紛曾一度成為出氣對象遭民眾惡意破壞,逼得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當時多強調這些是來自「東方的櫻花」。

戰爭結束後,日本本土有不少地方櫻花樹遭砲火摧殘,國家公園管理局後來回贈當年東京所贈與的櫻花樹苗給日本,每年三月底、四月初綻放的櫻花,見證也聯繫美日兩國關係的發展。

本版專題節錄自

《全球中央》雜誌

二○一六年六月號

http://www.cna.com.tw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