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岸發生兩次「意外」,一件是讓對方感到意外,一件則讓兩方都嚇了一大跳。
上周蔡總統就任後首訪邦交國,她在參觀巴拿馬運河期間,在簽名簿寫下「President of Taiwan (ROC)」即「台灣(中華民國)總統」;自稱「台灣」總統,確實讓對岸大感意外!
北京外交部、國台辦迅速回應: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反對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是處理台灣對外交往問題一貫立場。相較官方制式回應,有學者、解放軍將軍反應更直白,逕指蔡的柔性台獨給兩岸和平帶來重大隱患、應拋棄對蔡的幻想云云。
至於雄三飛彈誤射事件,則讓兩岸都感意外。陸媒直指誤射雄三,十分危險,有可能成為兩岸戰事的導火索;若飛彈再飛遠一點,打中大陸漁船,甚至飛到廈門,在兩岸聯繫溝通機制不暢的情況下,台海戰爭豈不是一觸即發?
所幸大陸官方反應尚稱克制,由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被動應詢方式表達:此事影響非常嚴重,需要台灣方面作出負責任說明。
蔡總統則要求軍方究責失職人員、深究事件發生的系統性失靈原因,並指示相關部門,要向周邊國家以及中國大陸做出完整的說明,重申維持台海及區域和平穩定的決心,沒有任何改變。
最近兩次「意外」,過去在李登輝總統任內,也曾發生過類似事件。李登輝一九八九年訪問新加坡,當時星國稱其為「從台灣來的總統」,李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對此稱謂「不滿意,但可接受」,而那時北京尚未與星國建交,對李訪星一事並未多所著墨。
「從台灣來的總統」用語是星國拍板,我方是處於被動,這與蔡總統主動自稱「台灣總統」有所不同。
一九九○年代初期,海基、海協兩會開始互動,民間交流交往熱絡。孰料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廈門市郊區突遭小金門駐軍砲擊,造成四人受傷。
翌日國台辦發言人受權發言,措詞強烈地譴責台灣當局的惡劣行徑,認為這是一起破壞海峽兩岸和平氣氛的惡性事件,台灣當局必須迅速查明情況,公布事實真相,並嚴懲肇事者。
當時台灣方面對此事深表遺憾,並由海基會致函海協會說明原委。由於兩岸互動順暢,北京對李總統也有所期待,這起誤射事件得以平順落幕。
日前發生雄三誤射,此時的兩岸,不復當年相關訊息迅速準確傳達;如今聯繫機制中斷、官方零互動,假如雄三擊中大陸船隻造成傷亡,在緊急通報系統付之闕如的情況下,很難想像事態如何發展。
讓兩岸重回正常軌道,已是迫不及待了,一些意外(主動或被動)儘量避免為宜,尤其當前溝通管道中斷、互信不再,如任由意外成了新常態,對兩岸關係台海和平終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