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傳真 理想主義與國王的新衣

蔡明燁(英國/歐洲台灣研究協會秘書長) |2016.07.06
1000觀看次
字級

英國脫歐陣營中,並非一致排外反移民,而有許多要求政治改革、加強社會福利、縮短貧富差距的聲音,希望照顧自二○○八年全球金融風暴後,經濟力即一路下滑的中北英格蘭與威爾斯城鄉。

這些帶有進步觀點的左派支持者,對於脫歐派被一律冠上「種族歧視」的罪名,大感憤慨。

因此在脫歐成真後,英國社會的分歧持續擴大,有人歸咎媒體報導不公,但許多家庭、親友因立場不一而勢同水火,他們的歧見並非來自媒體的挑撥,而是問題本身的複雜性,以及基本價值觀的差異所造成。

我曾在六月十六日的專文中指出,民粹思潮分極左和極右兩派,雖然政治立場迥異,出發點卻都來自對全球化的疑忌,以及擁有更多國家性自主權以便尋求對策的渴望。

極右派的政策雖不理性卻簡單明瞭:反移民,並以反各種「非我族類」為國家暨社會安全的指標。

相較下,左派訴求抽象而繁複:追求人權、民主自由、社會正義、公平分配等,充滿了理想主義的色彩。問題是,這些訴求和脫歐間的關聯何在?脫歐後又應如何達到目標?無人能夠釐清。

難怪左派立論幾乎遭到右派吞噬,雖然脫歐選民中,並非人人都有種族歧視,但種族歧視者們,卻自認受到百分之五十二的大眾支持,開始宣洩壓抑多年的仇外情緒。

理想主義很重要,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動力—英國婦女能在二十世紀初獲得投票權,聯軍能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擊敗法西斯勢力,戰後的英國能夠建立社會福利與國家健保制度,以及美國終能在一九六○年代通過反歧視的民權法案等,都是因為理想主義激發的堅定信念所促成。

然而理想主義本身並非具體的政策方針。有理想性的政策,才能讓人們產生對未來的嚮往,嚮往帶來希望,希望催動選民的熱情與信心;如缺乏能夠落實的政策,則理想主義不過是國王的新衣,禁不起事實的檢驗。

隨著極左派思潮順勢而起的工黨黨魁柯賓,空有理想,卻無施政長才,白白將無數的工黨選票推向訴求單一的英國獨立黨,因此公投結果揭曉後,百分之八十的工黨國會議員已公開要求柯賓下台,但柯賓堅持自己是去年九月以壓倒性勝利登上黨魁寶座,不願辭職,導致工黨面臨嚴重的分裂危機。

柯賓的草根選民迄今仍對他信誓旦旦,在缺乏理性策略之際,左派選民退而求其次,選擇擁抱政治人物的篤實性格,而非其領導能力或詳實計畫,使空洞的理想主義,成為反建制與懷疑論的溫床,非但難以發揮建設性,反具有強大的破壞力。

工黨此刻的困境代表了左派政治的路線爭議: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誰屬弱勢群體?當不同群體間的利益產生衝突時,如何訂定新的遊戲規則以求公平正義?如何在愈趨模糊的社會階層間,找出共識與交集?何種政策能夠幫助脫歐後的英國不失控,真的「拿回控制權」?

唯有當左派脫歐陣營提得出確切規畫時,新的理想主義才能讓百分之四十八的留歐選民重拾信心,英國社會撕裂的傷口,也才能重獲癒合。

蔡明燁(英國/歐洲台灣研究協會秘書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